76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
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6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
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
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
今天,9月3日
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应当铭记的日子
△抗战胜利,民众在街头欢庆。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正义战胜了邪恶
光明战胜了黑暗
进步战胜了反动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
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回首抗战血泪史
苦难的中国人民
在惨绝人寰的摧残中饱受煎熬
在罄竹难书的兽行中倍受磨难
但是,中华儿女从不屈服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后
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
爱国将士
浴血奋战、慷慨赴死
各界民众
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无数志士离家弃子、不顾生死
为保卫山河抛头颅、洒热血
打赢了一场场气冲霄汉的战役
△一名抗日战士出征前,父亲赠送他的“死字旗”。
黄浦江边,硝烟四起
吴淞口上,血色弥漫
数十万战士前仆后继
用他们的铮铮铁骨保卫家园
在平型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重挫其嚣张气焰
在河北平原
**们埋地雷、钻地道
打得鬼子进不了村
在台儿庄
一位位敢死队员浴血奋战
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继续砍杀
动不了的,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新四军在英勇阻击日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
全体中华儿女
为国家生存而战
为民族复兴而战
为人类正义而战
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
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
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终于迎来侵略者低下头颅的一天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涞源县日军据点东团堡。
新中国成立后
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通告
将抗日战争胜利日改定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而抗战时期的云南
地位特殊,贡献巨大
大后方
全面抗战爆发后
大量工厂、企业、机关和学校
迁入云南
云南承担起了大后方的各项重任
△2015年9月4日,101岁高龄的南桥机工翁家贵在战友后裔陈达娅的陪同下,在中国远征军名录墙上寻找战友的名字。人民网虎遵会摄
另外
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
云南的这四条交通线
在抗战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当时中国对外运输生命线
支撑着全国的抗战
这就是云南作为抗战大后方
承担的两个最主要的功能
△一架印中联队C—46正在穿越驼峰航线图源:新华社
结合部
1942年初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开始形成中缅印战场
中缅印战场
使云南成为中国抗日战争
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结合部
把中国抗战直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车队经中印公路向中国运输援华物资 图源:贵阳网
最前线
云南作为抗战最前线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滇南防御
第二个阶段是滇西抗战
△龙陵松山雕塑群 尹磊 摄
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河内
企图从滇南入侵云南
龙云征得中央的同意
炸毁滇越铁路河口大桥
并把从河口到碧色寨177公里的滇越铁路拆除
防止日军凭借铁路攻入
同时在红河、文山等地部署军队进行防御
虽然日军没有从滇南攻入
但是这恰好说明滇南防御是行之有效的
使得日军没有在滇南越雷池一步
△滇越铁路图源云报客户端
1942年5月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
日军沿滇缅公路侵入云南
中国军队在怒江东岸防守
中日两军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隔江对峙
1944年5月
中国远征军组织滇西大反攻
经过半年多的浴血奋战
把日军全部驱逐出滇西
滇西抗战使云南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同时也是最先把日军驱逐出国土的战场
△腾冲国殇墓园内的20集团军阵亡烈士纪念塔 张彤 摄
当日本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时
当日本与盟国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军舰上签订投降书
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失败时
四万万中国人民沸腾了
△延安军民通宵庆祝
在延安
人们举行庆祝大会
扭着秧歌、打着腰鼓
火炬映红了波光粼粼的延河水
和巍巍的宝塔山△抗战胜利后,延安各界民众召开庆祝胜利大会。
在上海人们满含热泪,又笑又唱又跳
以燃放爆竹的方式欢庆胜利
蓄须明志、罢唱多年
坚决不给日本人演戏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剃掉胡须
宣布重新登台演出
在重庆
人们涌上街头、舞起巨龙
唱歌声、鞭炮声,不绝于耳
△重庆街头人们的喜悦在昆明
街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高喊“胜利”“和平”
回首14年的殊死搏斗、不屈抗争
铭记1945年那场伟大胜利
如今,76年过去了硝烟已散,山河重振
那一段历史连同胜利的那一天
如胎记长在每个中国人身上
提醒不幸也在提醒幸福
今天,我们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悼念牺牲的同胞
今天,我们铭记苦难,砥砺前行来源:云南日报
责编:王平
校对:王平
终审:刘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