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简 介
楚雄师范学院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是云南省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一所本科师范院校。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成立。
学校总占地面积635亩,列入规划预留发展用地260余亩,分为花果山、雁塔两个校区。雁塔校区占地面积278亩,依山造势、风格典雅,蕴含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花果山校区占地面积357亩,恢宏简约、充满着现代气息,彰显着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徜徉在美丽的楚雄师范学院,您既能尽情领略独特多姿、秀美如画的校园风光,又可切身感受这所高等学府特有的文化氛围。
学校现有校舍面积21.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400余万元,各种藏书110余万册;学校建成了“万兆主干”的校园计算机有线、无线宽带网络及覆盖全校的“一卡通”校园数字化平台;建成了集网络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公共计算机实验于一体的信息管理中心;教学、科研、文化、体育、生活等办学设施日臻完善,为学校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目前设有13个系(院),开设有42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法学、管理学六大学科门类,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9000余人,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
学校现有教职工733人,其中专任教师599人。有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09人,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教师306人。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敬业奉献,适应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迅速成长,正以自己的学识、教学与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校紧紧围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坚韧意志品质,较强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秉承 “笃学尚行,扬美崇善”的校训精神,按照“树德明理,蕴智强能”的教学理念,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师生不断获得较高奖项。八届本科毕业生中,57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升学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八年获得“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有毕业生到泰国就业,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宽。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推行“科研强校”战略。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面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术水平日益提高。建校以来,共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00多项次(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省部级课题40余项),筹措及投入科研经费累计2000万元;教师在国内外各类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艺作品3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或检索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参编参著百余部,科研成果获云南省、厅级以上政府科研奖励百余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多名教师担任国家级项目评审专家,学校现有2名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5名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40名教师被遴选为楚雄州和校级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学校设立了教师科研基金和大学生研发创新基金,实施了教师、大学生科研课题校级立项资助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机制;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创办有被评为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建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与双柏县、政府分别合作共建了“中国查姆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国梅葛文化研究基地”。学术氛围日益活跃,学术地位和声誉不断提高,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促进和服务作用日益彰显。
学校立足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实际,坚持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办学的目标,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学、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建校以来,先后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聘请外籍教师30余人,共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新西兰、法国、泰国等国家的50余批来访代表团共500余人次,派出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留学、考察180余人次。先后与新加坡基内提克电脑学院、泰国东方大学、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美国西俄克拉荷马州立学院、美国圣诺彻大学、美国波音特洛玛大学、创价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台湾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越南宏德大学和河内第二师范大学等建立了办学合作关系。多次组织大学生考察团赴美国、泰国交流访问。
建校以来,学校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先进图书馆”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各院(系)招生专业简介
初等教育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小学教育专业(专业代码:040107)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是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技能过硬,特长鲜明,具有小学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师资。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儿童文学、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综合英语、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小学数学教学概论、小学英语教学概论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85%以上。
学前教育专业(专业代码:040106)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技能过硬,特长鲜明,具有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所需的学前教育合格师资和学前教育工作者。
核心课程:幼儿保健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儿童文学、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9% 以上,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90%以上。
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代码:040104)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技能过硬,特长鲜明,具有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合格师资,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的基本理论、远程教育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8% 以上,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80% 以上。
应用心理学专业(专业代码:071102)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技能过硬,特长鲜明,具有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合格师资,以及在教育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软件、西方心理学史等。
该专业2013年获准招生。
咨询电话:0878-3124591
网址:http://www2.cxtc.edu.cn/department/cjweb/
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招生专业简介
地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70501)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