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 王斅囡)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在油画家的笔下,这些故事却有不一样的呈现。3月7日晚,我校基础课部教师王晶个展“学院空间——大取经”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展出这位70后青年艺术家的40余件油画作品。本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担任策展人。
在王晶的作品中,唐僧师徒的形象和熊猫、飞鸟走兽一起呈现给观众,师徒四人多以“大眼睛、尖耳朵”这样的形象示人,画面也多以废墟为背景。王晶说,这样的画风是他1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西游记》中,我们向西方取经,将佛教信仰带到中国,现代社会缺乏信仰,推掉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废墟’暗示着人们对传统事物的破坏,以及在精神上对新事物的建立。大家看唐僧师徒的形象,会有有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
王晶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文革”即将结束,这使其对“文革”的苦难并没有什么记忆,待其求学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行将结束,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则开始在社会流行,由此,市场经济也逐渐代替了计划经济,可以说王晶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他们尽享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样和多元的视觉追求构成了王晶的视觉记忆和表达路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王晶的视觉表达无疑体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一代人的精神诉求,透过王晶的极度个性化的视觉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洞察到70后们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激情思考和象征性表达。
在学界,王晶等艺术家群体有“卡通画家”的称呼,即有卡通式的创作风格。王晶说,他以一种日常记忆或碎片化回忆,唤起了他这一代或几代人共有的集体阅读经验和社会心理,从而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些图像与社会环境、生存状态的关系。
你我都是取经者和读经者,跟随这位青年教师一起,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重启关于信仰的思考与探求。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