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任洪鑫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一百二十度。《月令七十二候解集》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为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养生
绿豆汤
绿豆汤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解暑佳品,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还能起到促进食欲,保护心血管健康、减少辐射的作用。
吃点“苦”
中医认为,苦入心,能清心火,利于夏季养心。苦瓜、苦菊、莴笋、生菜等苦味菜即可清炒又可凉拌,烹调时加些辣椒、蒜,可以防止寒凉过度。
饮热茶
汗液蒸发可带走体表的热量。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
大暑·诗词
《夏山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赏析: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行书王维诗》轴,清顺治,福临书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荷花鸳鸯图》轴,明,陈洪绶作
《暮热游荷花池上》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赏析: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气温高
暑意盛
觅清凉
君夏安
内容:王秀美雷童童
(大学生记者团实习记者)
图片:人民日报故宫博物馆
编辑:依木拉木
(大学生记者团实习记者)
责编 :丁晓斐
|传承创新 德艺双馨|
欢迎投稿:xcbxjau@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