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对凶狠暴力团伙,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舍生忘死、英勇无畏;他,用热血铸就金色盾牌,用忠诚守护一方平安,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他,铸造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巍巍警魂,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警察豪迈辉煌的时代赞歌。
他就是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原副大队长闫小飞。2013年8月20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2岁。
2014年3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11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革命烈士”。
用生命奏响了一曲动人的英雄凯歌
“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爱憎分明、嫉恶如仇。”9月13日,在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大队长特警迪亚尔·达吾提的记忆中,生前任该特战大队副大队长的闫小飞是他最难忘的战友和领导。
闫小飞走过的路,脚印清晰,步步踏实。
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的闫小飞,先后从事特警、治安、政工、社区民警等工作。在此之前,他在武警新疆总队第一支队服役5年,2004年12月考入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从警10 年的生涯中,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嘉奖3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
整齐的警服,干练的寸头,憨憨的笑容,这是闫小飞在牺牲前,放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的最后一张照片,他写道:“胜利归来。”而就在这张照片发出7小时后的2013年8月20日,闫小飞参与处置一起暴力恐怖团伙案时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32岁。
在从警以来,他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
那年,喀什地区公安局开展竞聘上岗,全地区100多人参加。闫小飞通过笔试、面试,最后脱颖而出,考进地区特警支队特战大队,成为副大队长。
“他一直都很努力。有这样的成绩全是自己拼出来的。”他生前的同事朋友评价称。
“他认真、踏实,凡事勇于冲到第一线。”当年一起到公安系统工作的一位战友认识闫小飞好多年了,牺牲前3天他们还一起训练。
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郞”
“他用自己执着的热爱,活出了自己理想的模样,他也是我们特警的榜样。”在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特战大队特警张亚杰的记忆中,闫小飞就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郞”。
示范、讲解、纠错,闫小飞总是不厌其烦;“左手没控制好”“不要躲”“主动上步”……训练场上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徒手防卫与控制、查缉战术练习,他总是亲自上阵,一次次训练下来,他全身淤青,他的训练服也总是最容易烂的。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一次次刻苦、艰难的训练,锤炼了他娴熟的本领和坚强的意志,使他在执行危险抓捕任务时沉着冷静、果断出击、屡创佳绩。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闫小飞的座右铭。在训练中,他始终做到言传身教,所有战术动作的授课讲解,必亲身示范。一个简单的匍匐前进,作为副大队长的他为纠正错误,讲清要点就得在训练场上爬上三四遍。
面对群众需求,他毫不吝啬
闫小飞心里始终装着一个誓言,一个任何困难任何疾患都难以阻挡的承诺───忠实履行人民警察职责。
2011年1月27日12时许,正在辖区走访的闫小飞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步行街有群众求救”,当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经查当事人吕某携妻子和五个月的女儿,从四川老家来喀什投奔亲戚并准备在喀什务工,但因多种原因始终没有找到合适工作,携带的钱也所剩无几。
看到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旅馆里,因为买不起奶粉,嗷嗷待哺的女儿哭个不停,闫小飞百感交集,当即拿出随身的200多元钱给他们解燃眉之急。
当时闫小飞收入并不高,妻子靠打工补贴家用,2010年刚刚买了房子。
闫小飞曾经的同事张亚杰回忆说,“对需要救助的人,他一点都不吝啬。”
曾经的战友,如今仍在喀什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工作的赵丽娟说起闫小飞时,用了两个字:“好人。”
无论是闫小飞生前救助过的普通百姓,还是想走“后门”被他拒之门外的人,对他的评价很一致:“好人,好警察。”
来源丨新疆日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