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新闻
速览
本期新闻 天工学子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最高奖!
喜获佳绩
4月28日,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天津工业大学学子成绩喜人。由机械Z1701班的陈付磊、计算机s171班的苑晓兵、电信1704班的晏泉(教练王小超)组成的队伍喜获Outstanding Winner奖(最高奖)!这是我校继2018年首次获得最高奖后再次获得国际大赛最高奖项。
△美赛获奖证书(图源:陈付磊)
另外,我校还获得Finalist奖(特等奖提名)5项、Meritorious Winner奖(一等奖)17项、Honorable Mention奖(二等奖)58项,同时还首次荣获1项冠名奖(Ben Fusaro Award),竞赛综合成绩名列全球前五名,成绩再创新高!
赛事介绍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之一,也是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中最早赛事之一。
2020年,该赛事吸引了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954支代表队参赛。
6道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未来科技等众多领域。比赛要求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英文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体现了参赛选手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冠军心声
代表学校获得最高奖的队伍成员之一的陈付磊同学这样回忆当时的答题经历:“我们小组选择的题目是A题,是一道关于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我们通过查阅文献,逐步建立了海洋热平衡模型、鱼类增长模型、价值评估模型解决了A题的各个问题,最后用英文书写了一封信给英国的渔业公司作为全文的总结。得知我们队伍得到了美赛Outstanding Winner(最高奖)和企业冠名奖Ben Fusaro Award,我的心情无以言表,太激动了!”
△美赛官网获奖结果公示
回想起备赛的过程,陈付磊感慨道:“为了比赛,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付出了很多。先是寒假期间晚回家一周进行了两次美赛模拟,随后是寒假在家每隔两天线上交流一次优秀美赛论文经验学习成果经验(在此期间我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详细阅读交流了8篇美赛论文),再接着是在家进行一次美赛模拟,最后就是四天四夜的正式比赛(小组通宵两晚)......”
△三位学子假期期间在线讨论建模(图源:陈付磊)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喜悦的时刻,那就是:越努力,越幸运。我们小组在线上开着语音互相监督学习,保证最大限度弥补线上讨论的不足;正式比赛期间,每个人都牺牲自己的睡眠甚至吃饭时间,就是为了抽出更多时间参与到建模之中;最后一晚更是要靠着意志力战胜疲惫一遍一遍修改全英文论文。这段经历,必将是我人生中璀璨的一笔,感谢我的两位队友,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王小超老师,感谢天工大数学建模团队各位老师的教导。”
不懈努力
天工学子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背后的建模教学团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美赛赛前训练部署,在数学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以总教练汪晓银教授为首的教练组克服了种种困难,他针对建模竞赛不能集中培训指导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采取线上指导的模式。
他个人通过网络直播课,有序地完成所有参赛团队的赛前培训任务;团队其他教师也纷纷上线通过微信、QQ在网络上及时对600多名参赛队员进行指导和答疑。假期期间,共组织了三场模拟训练和论文点评,进行了9场美赛学术讲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积极性,保障了我校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正常进行。
△网络直播数学建模课程
屡获佳绩
近年来,在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团队秉承学校“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遵循数学建模教学的特点,从课程出发,以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为契机,首创“三促四融,五能并举”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即以就业、科研、竞赛来促进教学(三促);加强多种数学方法内部的互通互融(知识融通)、数学与工科的交叉融合(理工融合)、数学知识的实践创新(实践融炼)、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数学建模课堂教学内外(思政融入)(四融),在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以2016年以来我校在国内外数学建模大赛取得的成绩为例(以下三个图表均由@汪晓银老师整理):
天津工业大学2016-2019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排名
天津工业大学2016-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国赛)成绩
天津工业大学2016-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
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科学、规范、高效、持续,为我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流本科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次比赛获奖,绝不是天工建模团队的终点,而是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新起点,向他们表示祝贺,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佳绩!
我校学子在2018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最高奖
拿奖到手软?只因真材实料!
我校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感谢@汪晓银老师、陈付磊提供素材
本期内容根据@天津工业大学官网编辑整理
封面:吴娜辛;本期编辑:蒋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