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明理农场”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季。
今年5月,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学校“明理农场”劳动育人实践基地揭牌,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的场所。农场位于明理湖西侧,占地6600平方米。学校聘任专业教师、园艺工作人员等担任劳动技能导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责任田”进行果蔬种植、花卉培育等劳动实践活动。
我们在采访“明理农场”的时候,偶遇了几位正在劳作的师生。
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李孟骏:“‘明理农场’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劳动,耕种作物、采摘蔬菜,体会劳动的辛劳,享受劳动果实。通过劳动实践,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获得了许多常识,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生王祉瀛、李梦丹:“对于零零后的大学生来讲,进行劳动的机会非常有限。在明理农场参加劳动实践,让我切身体会到劳动的含义,一身汗,一身土,没有了平时的精致,却多了一份活力,抬起头,望向我们开垦过的土地,是满满的成就感。大家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乐在其中,切身实际的劳动让我们学会尊重劳动,更让我们看到奋斗的美好。”
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 席曼茹、林莉姗、王皓凯:“在明理农场的劳动体验,让我们感到了劳动的乐趣,亲身经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更加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体会到了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离梦想更近。在这个秋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成长。”
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辅导员盛洪飞:“天理农场的建立,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基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劳动体检,提高了同学们的劳动能力,深化了同学们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黄绪:“同学们在农场劳动实践中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够进一步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彰显天理青年的昂扬青春。”
社会发展学院辅导员张耀文:“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导员,我参与了‘明理农场’的劳动育人实践工作,亲身体验了农务劳作,感悟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也为今后在学生中开展更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开拓了思路。”
“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们一起养护农场里的作物,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的指导。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很有乐趣,看着孩子们从不了解农活到现在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农作物的耕种,再到后来收获时高兴的样子,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负责农场日常养护工作的大叔
“这里有小白菜、玉米、花生、萝卜、生菜、油菜……好多品种,我平时差不多就长在地里,孩子们也很不容易,经常干的满头大汗,特别是聋人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特别认真的在管理自己的那块地,现在已经快要丰收了。”
——如数家珍的农场阿姨
“明理农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初见规模。我们后勤人秉持着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初心使命,为学生打造一个沉浸式劳动体验场所。针对农场地势较低的情况,目前,农场正在进行排水系统和土植增高改造,后期还会进行园林美化设计,将明理农场建城一个集观赏性和体验性于一身的花园式农场。同时,也是后勤管理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后勤管理处 张军
金秋打卡好去处!
菜菜、果果、童鞋们来喽~~
劳动光荣!
今天你劳动了吗?
图片来源 | 罗云 王萌 社会发展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编辑 | 戴一宏 李莉
责任编辑 | 戴一宏 刘静宇
审核 |徐岩于晓蕾
天津理工大学学生新闻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