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 我市11名教师家庭入选“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

关注

↑ 点击上方“吉林市教育”关注我们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引导广大教师学习发扬教育世家赓续师德情怀、传扬良好家风的优良品质,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确定100个教育世家为“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我市第九中学孙大光、昌邑区特殊教育学校王常红、桦甸市第八中学丁岚等11个教育世家入选。

这些家庭中,几代人坚守在教育岗位,教书育人,传承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用责任与信念,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的故事。

吉林市教育

吉林市第九中学 孙大光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吉林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孙大光一家三代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孙大光的父亲孙恒义,母亲田忠英都是教育工作者,是50年代农村的人民教师,先后在农村的教育战线工作30多年,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心血。孙大光岳母、妻子和女儿也都是教师,岳母陈淑兰曾任教于吉林铁路分局第三子弟学校,妻子张弘强曾就职于吉林市铁路分局第一子弟中学。女儿受上两代家人的影响,高中毕业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顺利考上了东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到了母校吉林毓文中学,现任团委书记兼美术班班主任、英语教师。一家六口,老少三代都从事教育工作,演绎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教育故事。

吉林市教育

左一:孙大光(吉林市第九中学)

左二:女儿 孙丽鹤(吉林市毓文中学)

右一:妻子 张弘强(吉林市教科所)

吉林市教育

昌邑区特殊教育学校 王常红

吉林市教育

右二:坐着的老者是外曾祖父金少先 曾在船营四小任教

吉林市教育

中间:前排中间坐着的老者是外祖父金佰祥,曾在红阳煤矿任教

右一:本人王常红现在昌邑区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右二:是母亲金雨涛曾在造纸厂子弟中学任教。照片拍摄于1997年

昌邑区特殊教育学校王常红家族4代从教,外曾祖父金少先20世纪20年代在船营四小任教多年,后来到乡下教私塾,深受邻里乡亲的爱戴。母亲金雨涛20世纪70年代在吉林市造纸厂子弟中学从教30多年。曾在1994年被评为吉林省三代优秀教师世家光荣称号。1993年20岁的王常红被分配到吉林市造纸厂子弟实验小学,她认真上课备课,直到有一天,她看见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一个叫许哲的老人已经一百多岁了,通过自己的努力照顾比他年纪还小的孤寡老人。那一刻她的心顿时被震撼了,似乎看到了另一种别样的人生,那种生活是她更为喜欢的,原来人生也可以这样去活,做一辈子的公益事业是多么的幸福啊!带着这份好奇与期待2006年3月份,王常红来到了昌邑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她的特教教育生涯,至今16年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岗位。

吉林市教育

吉林市实验中学王昕

吉林市实验中学的化学教师王昕,是家中的第三代教师,她的家庭里有7人曾从事教育工作。祖父王铁民,1947年担任白旗完小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校长,1949年9月调入舒兰城关小学(现舒兰市实验小学)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校长。祖母也跟随着祖父的脚步走入了教师行列。外祖父马纯良1946年参加教育工作,“文革”期间,虽然受到了批判,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教育工作,他对儿女们说:“不会永远这样的,还会恢复教学的,国家不能没有教育,孩子们不能不学知识。”他坚持了下来,并将这份坚强和对教育的热爱传递给了王昕的母亲。

吉林市教育

左一:丈夫 韩凤鸣

左二:父亲 王立志(舒兰市第七中)

左三:母亲 马怡玲(舒兰市教育局装备办)

王昕的母亲马怡玲和父亲王立志都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使王昕踏上讲台的28年里,一直深深地热爱着教师这一职业,并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王昕的爱人韩凤鸣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当遇到教育教学方面的困惑时,俩人和父母一起探讨,已是这个家庭里常见的画面。三代人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使这个家庭里经常充斥着浓浓的学习和研究的气氛。

吉林市教育

桦甸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丁岚

吉林市教育

(第一排:左四,姥姥牛万喜,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左五,姥爷陈德霖,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学;右二,妹妹丁旭,桦甸市第七中学。第二排:右一,父亲丁锡权,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右三,母亲陈艳霞,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丁岚,桦甸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她有着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家庭。曾祖父丁云川先生于晚清清德宗光绪四年以第十二名考入“吉林省秀才”并在私塾任教,门下弟子数百人。祖父丁贵福先生1946年执教于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1986年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离休干部。外祖父陈德霖先生从教40年整,外祖母从教38年整。

父亲丁锡权,在 40年的教学生涯中,近二十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乡村教学点,仅有十几名学生的坎川沟村小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得以生存,勤杂工、安全员、维修危房、铺就道路,一个人推行六个年级复式教育。母亲陈艳霞,始终坚守在乡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父母曾住在坎川沟村小的一间茅屋里,寒来暑往,十多年里在最偏远的小村庄里默默耕耘,默默付出。

丁岚是吉林市骨干教师,对教育的拳拳热爱和一片忠心,不仅源于儿时的梦想,更源于家族祖辈、父辈的引领与熏陶。她在教育一线工作的13年里,帮助了许多乡村孩子圆了大学梦。

吉林市教育

吉林市第十二中学 王楚然

吉林市十二中学音乐教师王楚然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他的太姥爷、太姥、姥姥、父亲都是教师。太姥爷卢君达和太姥姥王永兰在1948年开始担任教师工作,始终在农村教学。姥姥卢彬玲曾是初中数学教师,父亲王有富是高中数学教师、市数学学会优秀教练员,他们都将汗水挥洒给了三尺讲台。受姥姥和父亲的影响,王楚然毅然报考了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圆了自己的教师梦。如今,他的妻子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这个大家庭可谓是薪火相传,太姥爷、太姥、姥姥和父亲永远都是他和妻子学习的榜样。

吉林市教育

(左一,妻子郭晓宇,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吉小学、小学教师;左二,姥姥卢彬玲,原永吉四中退休、初中教师)

吉林市教育

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齐维娟

在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任教的齐维娟,小时候家里都管她叫“小二胖”。一次偶然的机会,当老师的姥爷发现,“小二胖将来是个当老师的料。”姥爷姚万金曾在原蛟河师范学校教语文,姥爷共有六个子女,其中3位从教,大姨是初中语文老师,妈妈在小学教书,老舅在幼儿园工作。到了齐维娟这一代,原来也有3人从教,表姐原来在初中教书,后来考上公务员了。姐姐原来在小学任教,后来改行做了会计,这一代只有齐维娟坚持下来了。不仅仅是坚持下来,而且她的公开课从学校上到区里,再到市里、省里,甚至国家级别的课堂也留下了足迹!更可喜的是,数学、语文双科课堂教学都曾登上大讲台,喜获“双丰收”。难怪姥爷至今还常常夸她:没想到一小的二胖,这么有韧性,能把老师做到“特级教师”的位置上。

吉林市教育

(第一排:右一,齐维娟,在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执教;右二,姥爷姚万金,原蛟河二十三中学执教(已故);左一,姐姐齐红彬,原新站中心小学校任教。第二排:右一,表姐李赞,曾是蛟河二中老师;右二,大姨姚雪梅,蛟河二中老师(已故);左二,妈妈姚玉梅,新站中心小学校(退休)。第三排:左一,老舅,蛟河实验幼儿园)

吉林市教育

(第一排:右二,妈妈姚玉梅,新站中心小学校(退休)。第二排:右四,齐维娟,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教师)

吉林市教育

磐石市福安街中心小学 王俊清

吉林市教育

左二:女儿 王姝懿 吉林省磐石市黑石中心小学校

右一:本人 王俊清 吉林省磐石市福安街中心小学

今年57岁的王俊清已经在讲台上度过了三十九个春秋,作为磐石市福安小学的一名教师,王俊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家里爷爷、爸爸、女儿、姐姐、大伯、姑姑、姑父、哥哥都从事教育工作。身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他深感教书育人任务的艰巨。为此他不但要求自己,也时常教育女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提高个人理论素质和思想修养,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在磐石乡村小学任教的女儿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教学水平也是有口皆碑。王俊清说,要让优良的家风代代传承。

吉林市教育

桦甸市第八中学校长 于济民

吉林市教育

一排左二:弟弟于技群 桦甸市常山镇大河村小学、常山镇中学任教

一排左四:妻子于淑艳 桦甸市第一中学

一排右三:姐姐于春娥 桦甸市第一中学

二排左一:女儿于小双 吉林市第九中学

桦甸市第八中学校长于济民,耕耘教坛28年,深受师生爱戴。祖父于清江是旧中国的私塾先生。父亲于逢泉是吉林桦甸常山镇中学语文教师。妻子于淑艳现任吉林桦甸市第一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哥哥于仁是吉林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学、八道河子中心校校长。弟弟于技群曾任桦甸市常山镇中学语文教师。姐姐于春娥现任吉林桦甸市第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女儿于小双现任吉林市第九中学英语教师。直系亲属7人、家族共11人从事教育事业。家族中每一位教师都在用坚守,浇灌着教育之花璀璨绽放。

吉林市教育

丰满区小白山乡中心小学校 费思勤

吉林市教育

图为1999年,费思勤新婚全家福。

右三:爷爷费贵友(已故 永吉县万昌镇十二中学)

左二:父亲费维和(已故 船营区大绥河镇中学)

右二:母亲韩桂珍(退休 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

前一排右二:叔叔费维栋(在职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后排右一:婶婶郑馥(在职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丰满区小白山乡中心小学校的费思勤出生在一个三代书香的家庭,一家八人从事教育工作,祖父、父亲、母亲、叔叔、婶婶、弟媳和费思勤本人都是教育工作者,总教龄二百年有余。费思勤说,长辈告诉我,选择教师职业,就要甘于清贫,甘于奉献。 因此,投身教育的她,无怨无悔,23年里从未动摇过教育初心,更未放弃教育事业。费思勤决心把父辈的谆谆教诲传承下去,把自己的智慧与青春奉献给新时代的乡村教育事业,让乡村的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因为孩子的成长成才而幸福安康。

吉林市教育

温玉玲 磐石市第二中学校

温玉玲,是磐石市第二中学的音乐教师。老父亲温宝林生前在农村教学一线工作了38个春秋,一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在当地教育部门和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女儿兰添茗,是长春大学音乐学院流行音乐演唱教师。一家三代人都践行着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吉林市教育

二排右三:父亲温宝林 吉林镍业公司第一中学

三排左二:本人温玉玲 磐石市第二中学校

一排右一:女儿兰添茗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温玉玲在37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中,收获了学生们的爱,学生们都喜欢上温老师的课,温老师也会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及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每一位学生。几十年来,温玉玲的音乐课堂一直都被师生们誉为磐石二中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1年1月,温玉玲被中国音乐家协会评为“音乐家”。

吉林市教育

磐石市第一小学校赵彤

磐石市第一小学校的赵彤一家四代7人从教。在长辈们言传身教的熏陶中,她和妹妹赵琳相继走上讲台。父母常教导她们姐妹俩:教书育人,不仅是授业解惑,更要传道,并传下了“朋友之间以诚相待,同事相处宽厚为怀,家长里短言多遭灾,恪尽职守立于不败”的家训。

吉林市教育

一排左一:妈妈万雪莹 二排右四:妹妹赵琳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教系统的教师,赵彤老师深深地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赵彤在任教期间,始终坚持对特殊的学生多一点真挚的偏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宽容。

“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她教学工作上的座右铭。

吉林市教育

一排左五:爷爷赵化 一排左三:奶奶于珍

制作 | 孙世屹

责编 | 张龙飞

审核 | 钱红雨

请为吉林市教育点亮在看↓↓↓

温馨提示:在浏览“传承 | 我市11名教师家庭入选“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教育考试-吉林教育考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吉林市教育-传承 | 我市11名教师家庭入选“吉林省首批教育世家”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