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起源,寻访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追寻奋斗足迹感悟历史文化践行青年使命担当”暑期实践团于7月17日奔赴古都安阳,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曾欣、新闻与文化传播系副教授李然带领的师生代表展开了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围绕党史学习、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深入了解安阳的文化历史故事,探寻安阳大地上撼动人心的红色力量,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01
脚步丈量古井村青春诠释振兴梦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古井村调研实践。在**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古井村良好的村容村貌、特色产业以及古址建筑;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村民的经济情况以及村集体收入方式;并在**与都里镇宣传委员、副镇长,都里镇团委书记以及古井村支书开展座谈。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具体了解了古井村的村情概况、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内容,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业、党建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以及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和实施办法,以青春视角发表看法,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对古井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们见证了一个村子从贫穷到小康的发展历程,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把广袤大地当作“教科书”,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青春的种子。
02
重走企业转型路,共建学社联动网
春风顺雨贯神州,万千山河焕新颜。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工厂与社区,探索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国家百城建设的号召下,涌现出的中国社企转型故事,进行深入学习。走进利源燃气有限公司,实践团的成员们一同参观了集团内的干熄焦炉、公司电厂、国家级能源管理中心、产品成品等,领略到了其绿色生态的企业环境和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理念。2018年殷都区、世纪名城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试点。实践行团队深入世纪名城社区,就老旧社区改造与社会服务同世纪名城社区开展支部联建活动。
通过此次深入走访,实践团的同学们更加坚定自身的使命与担当,认识到将自身专业所学与投入社会服务与实践的重要性。创新不止,脚步不休,青年应当以新技术、新理念与新思想武装自己,成就一番青春的天地。
03
党史峥嵘铭心间,精忠报国担使命
走访红色基地,筑牢爱国精神。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马氏庄园、刘邓大军指挥所和安阳市汤阴县的岳飞庙,在这篇红色的土地上,聆听南征的号角,重温入党誓词,学习“精忠报国”精神。在马氏庄园、刘邓大军指挥中,实践团成员们回顾了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带领野战部队奋勇强渡黄河的情形,聆听了许多英雄事迹并感悟到军民鱼水之情。随后在入党誓词前,党员成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喊出新时代年轻党员的青春之声与爱国之情。安阳汤阴岳飞故里“宋岳忠武王庙”,是为纪念爱国英雄、抗金名将岳飞而建立的庙宇。实践团成员在同行解说下了解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深刻的感受到了岳飞的国家情怀。在馆内习总书记曾写下的“‘精忠报国’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的标语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习总书记与岳飞传所结下的情缘,并谨记习总书记的教诲,将青春的热血与报国拳拳心结合,成就祖国的辉煌。
作为时代新青年,我们应该把精忠报国作为自己的目标,承担起新青年应有的时代担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作为新青年的青春力量。
04
专业结合实践行,成果浇灌青春梦
在进行实践走访的过程中,人文学子将所学、所思和所想记录,结合广播电视学和外语的专业特色,以镜头和文字将实践中的点滴阅历记录。汗水凝结青年创意,风雨无阻开启征途。在暑期实践行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促进成果转化,以汉英双语讲述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借助新媒体、双语小课堂和视频讲解的形式,让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得到更好地传播。术业专攻学无涯,实践探索无止境,他们用青春之姿,为中国故事做出时代新注解。
(社会实践中英双语视频讲解合集)
05
甲骨源地忆史脉,汉字文化见自信
安阳——殷商都城,汉字之源,也被称为“甲骨文之乡”。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赴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调研实践,在学习中追溯汉字发展历程,在实践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学习过程中,人文学子充分了解了中国文字发展史、甲骨文历史与简体汉字的推广的历史,更好地理解了汉字演变的过程,使汉字的历史记忆内化于心,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上下几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字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也积极地立足于语言、新传等专业联系实践,理解和转化所学,充分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要用自己的过硬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努力推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06
千年殷都寻火种,文化遗产共传承
人文学院暑期实践团深入殷墟故地,感受商王朝的“前世今生”和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在这部精彩的地书中,探寻着人类文明起源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冶炼技术以及城市的出现。在殷墟博物馆中,透过珍贵的遗迹,了解到了商代的社会组织、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司母戊公司青铜文化展示中心,认真观察了解青铜器纹饰特点,学习陶范铸造制作技艺,在参观、学习和研讨中,更加透彻、深刻地认知传统文化技艺。
经过此次考察,实践团成员们透过斑驳的文物和残缺的遗迹感悟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深入了解甲骨文和商文化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全面认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在讲述中国故事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青春的使命正在召唤。人文学院学子奔赴古都安阳,用脚步追寻文化起源奋斗足迹,用专业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新时代新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广袤大地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中,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发现故事、讲好故事、传播故事,让中国深厚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更好地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以经验智慧、专业知识和实践成果,共同谱写时代新华章。
·The End·
来源|校团委、人文学院团委
编辑 | 魏晓茹
责编 |刘欣妍
审校 | 黄娜 陈晨 吴华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