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接力诵读第三十九期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2021-6-04 19:01:26 文/庞瑾 图/黄浩然

关注

重走长征路 四史我来读

诵读介绍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教思政厅函[2020]11号)的总体安排,山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导师工作室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第四季接力诵读活动,此次诵读的主题是“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旨在推动全校师生学好历史,知古鉴今、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

诵读有我

06:14

06:14

正文朗读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史恒聪诵读:

诵读者介绍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我是来自采矿工程系的史恒聪,来自山西临汾,今年20喜欢打篮球。我的座右铭是:人生就像卫生纸,没事的时候尽量少扯!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对外工作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组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高。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历史性演变,为中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时论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矛盾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国际秩序观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国际关系新愿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握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弃,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3月23日首次载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倡导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促进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6年11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协商一致通过决议,欢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倡议,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首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先后于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也是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它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新平台。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各方就达成6大类283项成果,论坛筹备进程中和举办期间签署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截至2019年4月底,中国政府已与127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三)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方向推进。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开创周边睦邻外交和互利合作的新局面;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同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深化金砖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

无论是同周边国家共商合作大计,还是在多边场合与各国共谋发展之道,中国都致力打造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网,将中国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到2019年3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中周与178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已经与100个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对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和联动发展机会。

(四)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重角度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根本问题,积极探索完善全球治理的理念和方案。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乘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等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中国已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并在主场外交中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先后举办了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年)、G20杭州峰会(2016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和201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暗(2017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8年)、亚洲文明大会(2019年)等大型主场外交,都取得了历史性成果,令全球瞩目。中国无论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性活动或会议上,还是在区域与跨区域组织和论坛领导人峰会上,都积极闹释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理念和主张。面对此起彼伏的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层出不穷的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也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负责任的大国作用日益突出。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五)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从2013年9月2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到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再到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的印发,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了中国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的广大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成果,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其中,外商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从试点进入到全面实施。

中国首创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的经贸制度。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博览会成交额近600亿美元。中国举办的这次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在全球经济贸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进口需求迅速扩大,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对国际贸易繁荣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对外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正能量。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西专科院校-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接力诵读第三十九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