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这是一本有关于沟通方式的作品,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一位成功的心理学博士,他用这部作品治愈了很多由沟通引起的负面情绪。
在翻开这本书前,大部分人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都会第一时间去埋怨和指责别人。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讲的是一位太太和先生说“我叫你带瓶酱油回来,可是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去买酱油。但她先生可能会以为他只是在指责他。这样一句随口无心的话,会慢慢积累成为隔阂的高墙。而这种类似的沟通方式,就称为“暴力沟通”。书中所提到的真实案例,以不同的人的负面情绪如暴怒、指责或埋怨,诽谤,辱骂的方式开头的对话,最后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方法,朝着期望的方向慢慢引导到了正常的轨迹上,这些故事都非常吸引人,值得用心思考。
作者介绍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1961年师从卡尔·罗杰斯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
1984年创建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
2006年,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推荐理由
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时候,《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以独有的方式来让他人理解自己。大致的要点,分为四部分:
1.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
2.表达感受
3.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具体的请求
然而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非暴力沟通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它的魅力也不仅仅限于爱人之间的沟通,同时还适用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等等。甚至是陌生人之间,通过沟通都可以明确知道,我们接下来应该说些什么话才能让结果更令人满意。改变自己固有的说话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特别不容易。但是有意识的为之努力,并且最终能改变的人,一定也是了不起的人。这部书籍不是一本讲解沟通学的工具书,它这更像是一本通过“沟通”这个话题,如何去倾听去理解去认同的心理学作品,更多的让我们发掘人与人相处的美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曾想,语言这种暴力,虽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特别惊人。有一位印度的哲学家克里希纳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点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句话让我在每一次想脱口而出发出评论时都能再三自省,因为评论往往是不公正且带有色彩的,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
精彩节选
1.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
2.“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克里希那穆提
3.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4.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5.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可能被看作是命令。
6.失误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7.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关注我们
来源:综合办
排版:董斌龙
发文:董斌龙
投稿地址:
1804188924@QQ.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