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柯
音乐学院2019级研究生,现任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
本科期间先后担任山西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山西大学第五十二届学生会副主席、山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队、山西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黄陵服务队队长等职务。
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隆坊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支教期间打造支教品牌项目“七彩黄陵 启明星计划”,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中国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为支教小学编写音乐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山大信箱”、“暖冬行动”、“教学帮扶一对一”、“创建红军小学”等活动,带领团队一年累计上课2880个课时、参与志愿服务420小时、扶贫帮扶300小时,共累计服务40176小时,荣获省市县荣誉共计三十余项。
曾先后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全国铁路优秀团干、山西省优秀共青团员、山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省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山西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没到延安以前,我低估了陕北的风,很硬恍若一地道的西北汉子粗犷彪悍,不免让人想起诸如“北风卷地白草折”、“风急天高猿啸哀”、“大风起兮云飞扬”。风是陕北一个独具的景致,是根植在陕北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接壤处一种特有的气象景观。陕北的风更独具风味,似乎是没有风便不可称作陕北,不可传言陕北汉。也许,没有陕北大风的粗犷和孤行,便没有陕北人的大气和胆魄。正是日夜相随的大风,赋予了陕北人一代又一代地他人无法比拟的精神性格。
初见黄陵
从太原出发去黄陵,路程算不上远,高铁三个小时转汽车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县城,如果去支教的隆坊镇再加半个小时路程也可以到达,这条路一年大概走了十几趟,已经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这条路是我支教的开始也是梦启程的地方,这条路“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支教走之前曾数次做梦畅想着自己支教的情景:课上有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课下我可以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走在校园伴随着学生的朗朗读书,下课后操场有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并总能有学生扑向怀里送上最真挚的拥抱……那时我想如果这样可就太幸福了,一年支教结束现在想想原来支教的每一天其实都是这样过来的,支教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一年的时间里,让我在这里留下了太多难忘的瞬间和数不清的第一次。夕阳跌落在校园,听着操场上的每一个声音,踏着枝叶在小道上铺开的影子,启程西部支教之旅,惊觉校园的娴静与美好。
成长黄陵
树报国志,担当使命做奋斗者。学校领导老师对我十分信任,刚到支教地我就担任了三四年级音乐教师,校合唱团,鼓号队社团指导老师,三年级三班副班主任,电子琴部室管理员。学生们似乎与支教老师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刚来时大家对支教老师问东问西,充满了新鲜感,对支教团历届的老师们情况如数家珍,看得出学生们对支教老师们是真心的喜爱。在课上他们是求知欲旺盛的“学霸”们,每每有新课时大家总能提出不同的新问题,一首歌曲不需要多次示范就能学唱的差不多。在课下又是热心肠的小助手,课前课后帮老师整讲桌拷课件每节课乐此不疲。我至今仍记得每当临时调课,又取消调课正常上课时,当我快走进教室时,班里学生看到我,发现音乐课又“失而复得”发出全班震耳欲聋的阵阵欢呼声,这一刻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一年里支教团紧抓教学这项根本任务,狠练本领,课上大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利用多样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课下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向优秀教师学习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研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引导学生在勤奋中打牢基础,在善思中寻求真知,通过努力换来了所带班级学科成绩的大幅提升。
一力前行,脚踏实地做践行者。除了日常教学以外,支教团还开展了“扶贫家访走基层”系列活动,我们学会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把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支教地教学相结合,开展支教扶贫活动。利用周末进行家访,对学校的建档立卡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孩子的成绩、性格等,我们都想办法弄清楚,为他们制定特色学习计划,了解家庭实际困难,为他们送上物资,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为当地脱贫工作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脚踏实地、一力前行,才会有敢战能胜的意志力,才会有实干担当的铁肩膀。在隆坊镇中心小学教授学生知识、陪伴他们成长,我走过曲折泥泞的家访山路,也感受过乡亲们的淳朴善良,这些都成为我一年生活的小确幸,也是我最光荣的使命,它注定为我青春路上增添新的注脚,也注定成为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不忘初心,永不懈怠做服务者。“支教”在还未奔赴西部时,对我来说他只是只是轻飘飘的一个词语而已,但是当我结束支教,重新回到生活的城市,回到学校时,方才掂量出这两个字的分量。只有不忘来时路,守初心永葆服务底色,未来才能行稳致远。一年的支教不仅让我爱上了这片土地、牵挂上了这群可爱的孩子,更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家国烙印。支教的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党的初心,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成才报国的人生志向。教育扶贫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去影响下一代青年的接力棒,让一代代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拥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难忘黄陵
在我支教快结束的时候,临走前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找到我跟我说:“老师,班里同学们说,你走是因为我们不听话,是不是如果我听话了,好好学习了,你就可以不走了。”我当时没法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常跟他们讲,也许在你们口中,老师这个词不专属于谁,可是在我这,学生这个词永远只属于他们。每每说到这里再联想到我们真正离开学校那天大家送别时的的情景,上完了最后一节课,离开教室不敢告诉学生今天就是我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我们想趁学生上课,悄悄离开校园,生怕设想了好久的离别场面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当我们走出大门时,全校师生都拥到了校门口,那一幕让我永生难忘。
教师奉献教育,也是在成就自己,我们的心灵被上一代师者点亮,也希望能点亮更多的人。支教一年虽然条件非常艰苦、工作很辛苦,但生活很简单、思想很纯粹。这段经历是我从未经历过或许也不会再重复出现,这段经历无比珍贵。我的支教梦里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回见!黄陵!
来源:山西大学研究生
图文来源于作者本人
网络编辑:三 水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