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国家示范院校 | 始建于1917年 |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
观成果提精神,振兴乡村防返贫
为充分了解大凉山在党和国家政策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成果,近距离感受脱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1年7月20日,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三下乡·青春光明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青春和智慧助力彝区乡村振兴。
01
★
参观脱贫攻坚成果展
★
到达阿吼村后,第一书记王小兵为我们讲解了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党的领导下助力凉山地区打赢脱贫战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喜德县阿吼村的变化。通过王书记的讲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他心里,阿吼村的父老乡亲就是他的亲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就是他的使命。五年来,他带领阿吼村的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1500元增长到10739元并实现全部脱贫,他总结提炼的“334”精准帮扶模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全国企业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他说,“扶贫工作的成功不是个人的,而是团队的,更是党中央领导的。”
王小兵饱含眼泪为我们讲述了“两代人,一颗心”的故事:1964年,他的母亲殷德华同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杰出代表,赴人民大会堂进行文艺汇演,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2017年,王小兵书记紧跟着他母亲的步伐,再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分享国网扶贫经验。通过讲述,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我们年轻一代就应该像王小兵他们那样,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02
★
向小朋友捐赠学习用品
★
为引领实践队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在参观完脱贫攻坚成果展后,实践团队向阿吼村的小朋友们捐赠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
03
★
向群众宣传防火、安全用电知识
★
图为实践队员为阿吼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并耐心讲解防山火、安全用电知识。
04
★
走访脱贫人员
★
捐赠仪式后,我们访问到了阿吼村一位脱贫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叫博立木呷,他是阿吼村第一个有文化的人,同时为阿吼村做了43年的代课老师。他说:以前吃不饱,穿不暖,是国家帮助才让他们住上了好房子,有了好生活,以后也会不忘初心,加大力度扶贫种植,防止返贫。
05
★
参观阿吼村扶贫产业园
★
阿吼村的扶贫产业主要是乌金猪的养殖,百合、雪桃以及川贝母的种植,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徒步到达阿吼村扶贫产业园。王小兵书记带领实践团队参观川贝母种植基地,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与王书记共同拔除杂草,促进川贝母的成长。劳动结束后,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收获了劳动为我们带来的幸福感、自豪感,以及愉悦的心情。
助力乡村振兴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担负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锻造自我的优秀品行,继承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
微信公众号编辑组
图片来源 |2021年三下乡志愿实践团队
稿件编辑 | 姜薪宇、吴小丁
责任编辑 | 谢明鑫
图文审核 | 谢沁岑
学院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各媒体平台部分图文视频及字体来源于网络,若认为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