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是东京奥运会开幕日,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也13年了。
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我们以体育的名义聚合,也以音乐与诗歌的名义聚合,将爱积聚为巨大的能量。而此能量正如译者汪剑钊对《箭与歌》这首诗的评价:“仿佛再一次证明了物质不灭的定律,它歌颂了跨越空间、战胜时间的友谊。”
箭与歌
作者:亨利·朗费罗
译者:汪剑钊
我向空中射出一支利箭,
它掉落在我所不知的地方,
因为,它的速度迅疾,
视线无法追踪它飞行的方向。
我对着天空唱响一支歌,
它隐没在我所不知的地方,
因为,谁有那么敏锐和矫健,
能够一直追随歌的行踪?
很久以后,我找到了那支箭,
在一棵橡树上,居然完好无损;
而我发现,那一支歌呢,
也丝毫无缺,留存在朋友的心中。
关于作者
亨利·朗费罗(1807-1882),十九世纪著名诗人,他提出诗人的三大任务是“愉悦、鼓舞和教导”。18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籁》,因奇幻的想象和优美的音韵马上赢得了广泛的诗名。随后,出版有诗集《歌谣及其他》《布吕赫钟楼及其他》《海边与炉边》等多部诗集。
诗说
爱是一种连接,我连接,所以我存在。
你、我、他,分开是水滴,是尘埃,是平凡而又丰富独立的个体;你和我和他,连接在一起是江河,是大地,绵长而广博,生生且不息。
在这风雨无情的几日里,那些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动人画面,因为在此情境下,现代奥运精神:“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显得更为深刻,发现它自古就已经以“和”的理念刻在每一个朴素温良的中国人心里,浮动在每一张和善友爱的脸上。
古人讲:“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让我们携手建立家园,抵御灾祸。
唯愿风停雨住雾散尽,而那些被释放在人群中、涌动在每个角落里的善意,如“箭与歌”,将永不消逝,“留存在朋友的心中”。
文字来源于“为你读诗”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学校新闻中心图库
小编:陈雨林
音频:龚名扬
编辑:王潇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周日读诗|所谓青春,气贯长虹
首批录取通知书寄出!恭喜,你已被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录取
暑假留校的人,究竟都在干什么?
点亮“在看”,一起读诗!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