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点赞“她”的力量~

西安医学院,艺考

西安医学院

2021-3-29 15:40:50 文/张磊 图/陈梦

关注

西安医学院

今天上午,我校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巾帼建功立业 传播家庭美德”优秀女教职工代表座谈会,表彰2020年“巾帼建功立业”先进女职工、文明家庭、好媳妇等称号的女教职工。校党委书记刘岭、党委副书记熊冬梅、副校长李雪萍、和新盈参加会议。

西安医学院

她们诲人不倦

她们亦师亦友

她们在各自岗位上

挥洒青春 发光发热

快来和西西一起领略优秀代表的风采吧

01

先进女职工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01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名单(5人)

西安医学院

02

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获奖名单(17人)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03

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名单(9人)

西安医学院

04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名单(19人)

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02

文明家庭

01

王春阳 临床医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她的家庭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夫妻认识十几年来非常恩爱,用实际行动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敬业爱岗,儿子聪明可爱,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02

杨娜 药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夫妻二人爱岗敬业,两个女儿懂事、礼貌、健康上进,婆婆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邻里相处融洽和睦。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丈夫深入一线,组织4个社区对托管的32个小区进行多轮压茬排查,开展2例确诊、11个疑似病例活动轨迹追踪,完成4次境外转陕分流国际航班接机任务,西安发布、人民网等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并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03

李贞 护理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她和丈夫感情和睦,孝敬双方老人,善待兄弟姐妹,家庭幸福美满。公公早年去世,婆婆一直和她们共同居住,帮她们照看小孩,婆媳关系融洽,亲如母女。她自己的父母虽然离得远,但逢年过节都会回家探望,每年也会接过去小住几个月。这些年取得一些成绩,生活有很大改善,这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爱护。

04

景晓红 基础体育分会

西安医学院

她们全家都从事卫生教育事业,三人在不同医院治病救人,2岁孩儿是卫生储备。新冠战役中,三位白衣战士义不容辞冲锋在前!日常中父母孝敬长辈、努力工作、家庭和睦;孩子们更是优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专业特长,获得抗疫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上行下效,比学赶帮超是他们良好的家风。

05

桑利娥 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婆媳求同存异,用情关爱。夫妻在大学相遇、相知、相爱。大学找到相伴一生的伴侣。彼此恩爱、用情包容。爱情变亲情,两手共建幸福家庭。奶奶宠爱、父亲疼爱,母亲不得不当虎妈,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用情培育。家庭需要经营,幸福家庭更需要用情经营。

06

赵妮 机关一分会

西安医学院

她有一个和谐文明的六口之家、三世同堂。丈夫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经常加班,但从不叫苦叫累;她一直坚守学校信息化岗位,甘于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两个孩子努力学习,孝敬长辈、健康成长;父母支持她们的工作,主动承担照顾孩子的重担,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丈夫多次获得中电集团科学技术奖,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科级干部、优秀共产党员。

07

任熙玲 机关二分会

西安医学院

两代国防事业的守护者、三位不同岁月的儿媳妇组成了一个寻常百姓的家。日子在平淡和真实中一天天走过, 水文巷那间小屋里飞出的欢声笑语,将门前迎风初绽的老桃树逗乐、笑开了花,让院中嬉戏玩耍的小野猫跃起、跳上了墙……

文明家庭除以上代表外还有:马文婷家庭、王爱峰家庭、叶玉家庭、冯硕家庭、朱永香家庭、刘静家庭、杨君慧家庭、宋梅家庭、张彦家庭、张耀超家庭、赵芳家庭、赵朝华家庭、高苏亚家庭、崔立之家庭、梁平家庭、韩麒智家庭、靳红樱家庭、路苗家庭。

03

好媳妇

01

张寒 药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结婚21年来,婆媳相处的如母女一般;她为人谦和、聪明贤惠、能里能外,获得亲戚和邻居的一致赞誉;在她的全力支持下,她老公成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行业专家,夫妻携手共进、琴瑟和鸣;她好学上进,勇于创新,孩子也在她的影响和感召下全面发展。

02

梁斌 口腔医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祖孙三代8年来磕磕碰碰,但也其乐融融。一年前,公公婆婆突然之间身体不好,先后做了手术,还有一些痛苦的后续治疗,她和爱人不断地在医院奔波,虽然疲惫,但是仿佛当年在医院实习,十分有归属感。虽然生活中难免有困难,但只要每个人都还在,那希望就还在。

03

屈厦沙 外国语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婆媳同住八年时间,轻松愉快,没有矛盾。毫无保留地互相照顾,一起生活。虽然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是彼此宽容理解,相处和谐。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双方互相尊重,彼此关心,孝顺长辈。在她看来这一段关系的相处和维系,对以后她作为老人,和儿子一家的家庭关系建设意义非凡。

04

宋娟 卫生管理学会分会

西安医学院

结婚16年来,始终孝敬公婆,关爱老人,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家庭和睦。结婚时不提高条件,没房没车和公婆挤在几十平米的旧房里;公公患病多年,与婆婆一起不辞辛劳照顾老人直至离世;为帮助婆婆走出心理阴影,带老人游历山水重新发现生活乐趣;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引导孩子领悟孝道。

05

侯进 基础体育分会

西安医学院

结婚二十年来,她对婆婆充满了敬佩,她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婆婆永远站在她那边,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她教婆婆使用微信,打电脑游戏,网上购物,还陪同婆婆一起报名上老年大学学习唱歌。帮助婆婆实现年轻的梦想。她很庆幸有个好婆婆。她的婆婆也很庆幸有个好媳妇!

06

李亚芳 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会

西安医学院

她是公认的好媳妇,既善良乐观,又通情达理。结婚近二十年来,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姑嫂关系平凡而真切,温馨且幸福。结婚第二年,丈夫和公婆全力支持她脱产深造。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在上海就业的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西安工作,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正是因为家人之间的关爱和理解、信任与支持,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07

徐景彩 机关一分会

西安医学院

社会是大海,家庭是港湾,她就是港湾的守护者。在西医,她始终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准则,收获爱情,经营家庭,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工作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生活中,尊老爱幼、和谐与共。

08

史蓉 机关三分会

西安医学院

她拥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作为媳妇,和丈夫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为长辈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温暖之家,生活幸福和谐。

好媳妇除以上代表外还有:吕明华、刘营、刘慧、李新阁、杨阳、杨杨、杨丽、周晓丽、郑珊、单方圆、赵楠、贾敏、晁建辉、雷虹、靖会

党史学习专栏

党史百年:铭刻红色记忆倾听时代足音

西安医学院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会议旧址的一间会议室

向上滑动阅览

攀枝花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却因与“三线建设”的密切联系,而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公园、社区、村镇里……都可见与“三线精神”相关的纪念碑、博物馆、遗址,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历史。

历史的印记也许就在身边,就在人们抬头、回望的一瞬间。就像在攀枝花公园里,高26米的攀枝花英雄纪念碑,已融进这座城市的喧嚣与寂静。纪念碑前,常年不乏前来参观的游客,而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孩子们,会饶有兴致地缠着大人讲讲“三线建设”中的英雄故事。

追忆“三线精神”,人们必到之处就是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这是国内展陈面积最大、馆藏资源最全、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2015年,攀枝花在建市50周年之际建成了这座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观众200万余人次,平均每年征集各类实物、史料达600余件。

博物馆讲解员李佳静工作一年多来,接待了200余批次观众,有很多让她印象深刻的场景。“我曾经接待过一位老先生,他在‘三块石头架口锅’的图片前站了很久。”老人说,自己就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当时,建设者们走到哪都背着一口锅,做饭时就找三块石头架起来,最常吃的是“红糖”稀饭。“他们所说的‘红糖’可不是我们现在的红糖,而是因为做饭需要舀金沙江里的水,江水浑浊,煮出来的稀饭掺杂泥沙,总是泛着淡淡的红色。”

“三线建设”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更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在一个因“三线建设”而生的社区里也有一间博物馆,传递着历史的温度。

上世纪60年代,众多外省建设者援建攀枝花,开采兰尖铁矿。先生产后生活,兰尖社区在一片不毛之地上,从一顶顶帐篷、一间间茅草屋再到一栋栋砖瓦楼,随着人气聚集逐渐成规模。

“2015年,我们街道、社区筹资10万元,利用社区一间2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打造了一间‘微型博物馆’,当年征集到藏品近百件,都是社区居民自发捐赠的。”博物馆讲解员邹璐潞告诉记者,如今博物馆面积已扩大至400余平方米,藏品增至500多件,并正式更名为攀枝花市东区兰尖故事博物馆。

邹璐潞说,只有把故事讲好,“三线精神”才更有生命力。居住在社区的3位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组成义务讲解员队伍,以亲身经历为人们讲述那段艰苦岁月。

大田会议纪念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乡野民居为邻。村镇风貌日新月异,这里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人们了解攀枝花建设历史和旅游观光的一扇窗户。

在仁和区大田镇街道东面的斜坡上,有一个四合院,院内一栋小青瓦结构的两层小楼曾是1962年仁和区林业局的办公楼。1964年,100多位负责开发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专家在此办公。

“我们常说,攀枝花的蓝图从这里诞生,是因为1964年9月9日大田会议在这里召开,会议制定了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规划。”大田会议纪念馆负责人杨守华带记者参观了红色记忆展室、史迪威公路展室等6个展厅。

“不闯大西南不懂得路多远,不抡大铁锤不知道手心几层茧,不进大会战不知道水泥汗水拌。”这是歌曲《难忘大三线》中的歌词。可以说,攀枝花就是“三线建设”成果的缩影,而一间间博物馆、一处处遗址,更是让这段历史历久弥新。(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精彩热文

西医这一波春景,美爆啦!

西安医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安排发布

西医女孩

党委宣传部出品

信息来源:校工会

编辑:薛亚亚 吴永溪

责任编辑:叶晋良 马瑞馥

@版权归新媒体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图片

请联系获取授权

西安医学院

微博:@西安医学院

联系我们:1241928785@qq.com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陕西本科院校-西安医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西安医学院-表彰!点赞“她”的力量~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