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现设有15个学院和2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设有62个本科专业,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陕西理工大学官网:http://www.snut.edu.cn/
陕西理工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zsjyw.snut.edu.cn/zsw.htm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人文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吧!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由陕西理工大学原经济与法学学院和管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分别始创于1958年和1983年,是陕南较早开设经济、管理与法学学科专业建设的院校之一。学院现有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大学科门类,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11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和法学为校级特色专业和校级一流专业。建有“陕南绿色发展与生态补偿研究中心”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汉江水源保护与陕南绿色发展研究”省级高校新型智库;建有“北京永秀智库汉中分院”智库平台;建有“汉江水源保护与陕南绿色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省级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及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检察公益诉讼理论应用研究与实践基地等30余个特色鲜明的校地、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是学校首批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现有在校本硕学生3200余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教授副教授43人,博士1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双千计划”人才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聘请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8人担任我校汉江学者,指导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
学院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加强“双一流”建设,着力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在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中为社会各界输送了一批奋战在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热门领域的优秀人才。学院先后与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和陕西万达高管集团等单位建立了协同育人基地,现为“中国高校共享财务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陕西省注册税务师协会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黄金级教育机构”,为应届毕业生搭建了个性化、职业化实习平台30余个,打造校政企联合育人机制,形成了跨区域、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体系。学院坚持开放性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国内外20余所知名高校的经管学院、法学院保持长期合作与交流,建立学术互访和交换生机制,设有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实验班。一批毕业生成功考入德国海德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大学等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学位。一批成功创业者、优秀毕业生感恩母校,回院设立奖学金激励品学兼优的本科生不断成长成才。
科研成果
同时学院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发展先后承担了科技部重大创新政策研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重要项目;一批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用实施,高水平科研成果支撑了学科建设、彰显了专业特色、反哺了教师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研平台。
人文学院
学院简介
NEWS
人文学院由原文学院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以及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整合而成,是学校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的主力军。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32人,中级职称4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0人,此外还有9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经过60多年建设发展,人文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师范性、地域性、应用性办学特色,为基础教育和地方文化事业培养了近2万名合格人才。
专业实力
NEWS
人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历史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办学声誉良好。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科学是师范教育专业,就业稳定;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对接社会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现有本科生1951人。
人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优势学科和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教学(语文 历史 地理)、汉语国际教育和新闻与传播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7年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成功培养研究生600余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16人。
近五年,人文学院有300余名本科生考取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有24名硕士研究生考取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NEWS
2010年以来,人文学院共承担教学与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2014年5月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教育硕士。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本着“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深化改革”的思路,构建了“培养、实践、研究、服务、创新”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承办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3个本科专业,招收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4个方向的教育硕士,承担全校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方向的教师培养一体化的办学格局。现有在校本科生968名,教育硕士研究生40名。
学院具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现有教育学系和心理学系2个系、4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和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获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1个。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兼职专业师资队伍。教职工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0%,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及博士在读5人,引进陕西省特聘教授1人、汉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获得“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称号”1人,入选陕西高校第二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
学院重视科技创新,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和国家艺术基金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科研项目经费400余万元,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SCI、SCI、EI、CSSCI全文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等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20余项,为学院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平台和条件,建设有校级“教育学”重点学科、“教育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和“教育技术学”一流专业等项目,设置有西北联大与西北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研究所、西北联大研究所,为区域特色教育研究与开发的策源地。学院设有1个校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创客教育、计算机与课件制作、影视技术、非线性编辑、电视演播厅、基础心理、心理测评、心理行为观察、心理辅导、蒙台梭利教学法等10个专业实验分室)及一个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琴房、舞蹈室6个,有实验教学用房约1800平方米;拥有8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资产和200余万册图书资料;建有33个校外本科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及7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致力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狠抓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推进课堂教学革命。近年来,本科生获“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50余项,先后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陕西省大学生摄影大赛、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本科生赴美国、泰国、台湾等学校学习交流11名,学生考研率逐年攀升,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近20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先后在党政机关、公安司法系统、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心理咨询机构、企业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
陕西理工大学招生迎新官方QQ群
陕西理工大学官方总群:608189018
陕西理工大学招生迎新咨询交流群:
一群:823679521
二群:656463511
三群:811567286
四群:775045438
往期回顾
我校党委书记赵晓林在全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永远跟党走”陕西理工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隆重举行
保密宣传月丨我校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保密宣传月活动
克勤尽力细心裁,博闻儒雅是吾师—— 访陕西省教学名师、我校研究生院院长付兴林教授
勤学上进,传递温暖——访第九届“陕西好青年”获得者张驰同学
毕业季|你永远“住”在我的青春里……
权威发布 | 陕西理工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陕西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资料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官网、招生办、各学院
编辑:蔡慧敏
审核:马露
最权威丨最及时丨接地气丨有担当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