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片
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材料科学学科ESI全球排名前5‰
★
未来发展方向
以功能复合材料为特色,以其在能源、催化、极端环境的应用为突破口,助力陕西汽车、能源、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专业内涵
★
专业内涵:功能复合材料
人才培养
★
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
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国家级人才8人,省部级人才8人,拥有国外访学经历教师占比达到55%。
黄剑锋教授
副校长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工程国家级人选
曹丽云教授
材料物理化学
学术带头人
贾晓华教授
陕西省
人才引进计划
王成兵教授
陕西省
人才引进计划
孔新刚副教授
陕西省
普通高校
青年杰出人才
冯亮亮副教授
陕西省
人才引进计划
李嘉胤副教授
陕西省
青年科技新星
冯永强副教授
陕西省
人才引进计划
科创与教学团队
★
3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 陶瓷材料绿色制造与新型功能化应用创新团队
◆ 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
◆ 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团队
★
1个陕西省重点教学团队
◆ 陕西省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教学团队
教学成果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 以重点创新团队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改革模式,创新机制—材料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强化多元协调培养,提升材料类研究生创新能力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 行业特色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面向工程教育的学生能力达成评价与反馈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科研平台
★
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丰硕
科研奖励
近5年来,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十余项。
专利情况
★
获授权国家专利200余件,专利技术转化30余件
创新创业
★
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近年来学生荣获包括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 、“互联网+” 等大赛国家级奖励20项、省部级特等奖、金奖等奖励50余项。
◆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无机材料绿色制造与新型功能化应用创新团队
◆ 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国家级最高荣誉
奖助学金
★
校企深度融合,设立企业奖助学金
◆金堆奖助学金
◆蒙娜丽莎奖学金
◆北方窑业奖学金
◆旭日陶瓷奖学金
◆通利行奖助学金
◆蒙娜丽莎奖教金
◆北方窑业奖教金
◆旭日陶瓷奖教金
◆费诺油气科技创新奖学金
与企交流情况
★
积极开展与企业的交流、采纳企业对专业培养的建议
国际交流
升学就业
★
考研深造 (50%左右)
陕西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
工作就业(50%左右)
友达光电、富士康、京东方、天马集团、昆山龙腾光电、熊猫电子、蒙娜丽莎集团、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往期推荐
☆国家级特色专业——包装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物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产品设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设计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业设计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生物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自动化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食尚未来,食安天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环境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轻化工程
☆ 国家战略产业本科专业——人工智能
☆国家战略产业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国家战略新兴专业——能源化学工程
☆ 国家战略新兴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国家战略产业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战略产业本科专业——药学
☆国家战略新兴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国家战略新兴专业——纳米材料与技术
☆国家战略新兴专业——智能制造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包装工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