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的
“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
目前正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举办
在这场展览中,我们找到了多幅由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教师和研究生创作的美术作品。
以画布和画笔致敬革命先烈,以线条和色彩展现党史中的难忘记忆。这不仅体现了上海戏剧学院作为一所艺术类专业齐全的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也为上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程思政和教师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上戏师生如何以画笔再现党史瞬间,我们一起来领略!
作品 《红色起点》
作者:李磊
类别:布上丙烯
尺寸:250 x 540CM
(三联组成一幅)
作品的主题是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显露出胜利的曙光。
画面分六组形象:
1/一面党旗出现在画面中,象征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2/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马克思、恩格斯肖像镶嵌在鲜花和光环中,象征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的信仰选择; 4/以中国人民遭受的压迫,以及旧上海的剪影,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5/各种象征性造型展现中国人民的觉醒与反抗; 6/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展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作品力求以史诗气象构图,不拘泥于具体事件,着力表现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要素,凸显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
作品 《龙潭三杰——钱壮飞》
作者:胡继宁 类别:油画 尺寸:155x200CM
“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是为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在顾顺章叛变的危急时刻,他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设法及时将消息报告给党中央,从而使党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这幅作品选取了钱壮飞截获关于顾顺章叛变的五封密电时的场景,着重塑造与刻画了钱壮飞作出重大抉择的时刻。办公桌前的钱壮飞手握电文来回踱步,作为打入敌人内部的红色特工,他外表冷峻刚毅,内心却汹涌澎湃,紧张地思量着该如何采取行动。半掩的窗帘,办公桌上的物件,以及室内昏暗的色调与光线更加烘托出此时的氛围。
作品 《革命英烈——郑覆他》
作者:郑耀东
类别:油画
尺寸:180X150CM
郑覆他,浙江诸暨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领导成立上海印刷工人联合会,任副委员长。1927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上海市政总工会委员长,率市政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英勇就义。
作品描绘了郑覆他同志早年在印刷所工作时,面对工人学生运动大潮,以及反动政府压迫而觉醒的场景,以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手法表达了革命火焰在各行各业逐渐燃起的状态。画面室内空间在火焰的衬托下显得炙烈浓郁,室外空间则阴郁磅礴,均对主题作了明确的衬托和回应。
作品 《上海平民女校——巾帼的起点》
作者:宋娇
类别:布面油画
尺寸:160CM×130CM
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在辅德里成立,由李达任校长,以工厂女工、进步女青年为对象,实行半工半读制。它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妇女运动史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珍贵的一页。陈独秀和李达都曾发表文章,热情赞扬平民女校是“到新社会的第一步”。
这幅作品主要表现女校学生上学的场景,画面描绘了辅德里这一历史建筑物和上海20年代的街景。校门口,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生中有进步的女青年,也有勤劳的纺织女工。路上的商贩、工人、黄包车夫,来往的行人等,同向往知识、追求进步的女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远处的建筑物弱化对比,使画面有空间感。画面采用统一的土红色调,表现年代感,更有整体性。
END
扫码关注 上海戏剧学院
责编:刘佳奇
文字、图片:上戏舞美系
排版:宋丽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