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亲历”的中美乒乓外交 | 一场跨越五十载的历史见证,一次感悟体育魅力的精神传承

上海体育学院,艺考

上海体育学院

2021-4-16 23:14:13 文/田泽洋 图/卢晓东

关注

50年前

1971年4月10日

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

在日本名古屋

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

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50年后

2021年4月10日

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

在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开幕

张燮林、郑敏之、姚振绪等

八位乒乓外交亲历者出席活动现场

上体多名师生全程参与活动的各项工作

这是一场跨越五十载的历史见证

也是一次感悟体育魅力的精神传承

上海体育学院

为了贯彻乒乓球友谊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学校招募并培训中国乒乓球学院12名专业学生作为中方运动员,与美方运动员组队进行混合双打的热身对练和比赛;由我校教师、乒乓球国际级裁判朱玲等牵头负责友谊赛裁判工作,确保赛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此外,10余位来自不同专业、熟练英语口语及具有外事志愿者经历的上体学子,参与开幕式、主题展、友谊赛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为达成“体育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体育让中美关系更友好”的活动主题贡献着上体青年的力量。

上海体育学院

依托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馆藏资源,我校工作人员精心搜集了1971年以来中美乒乓外交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和历史藏品等,用140余幅档案照片、60余件藏品以及80多分钟视频素材策划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主题展,重现50年前那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并为观展人员提供中英文双语讲解服务。

参与此次系列活动的上体人和众多嘉宾成为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的亲历者,与50年前见证“小球转动了地球”的亲历者们完成了一次精神的传承和使命的接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中

上体人的身影吧!

在4月10日下午友谊赛的颁奖环节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先后给四支参赛队伍颁奖,他就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50年前,他见证了乒乓球拉开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序幕,50年后的今天,年过八旬的他依旧神采飞扬地挥动着手中的球拍。他亲历了中美乒乓外交,也见证了这五十载的岁月更替,而上体人也在前辈的引领下,传承着体育人的历史使命,挥洒着体育人的青春热血,闪烁着体育人的璀璨光芒。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新闻学毕业生郭偲燕和卜晨轩目前就职于乒博馆,在本次纪念活动中主要负责资料搜集、物资准备、视频剪辑、路线设计等工作。由于活动受到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极高,常常需要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对原方案作出及时调整,但好在他们有着一支强大且团结的工作团队,而对乒乓的热爱也是他们共同坚持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来到乒博馆工作后,卜晨轩对国球及其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当他看到一代代乒乓人汇聚一堂时,心里颇有感触:“我很尊敬每一位前辈,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每一代体育人对乒乓球的传承与热爱。”从体育的追随者到参与者,郭偲燕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也对体育产生了更强烈的情感。活动筹备期间,郭偲燕和卜晨轩还在场馆内发现了上体学弟学妹的身影,当他们捕捉到这些上体微光后,心里的亲切感和踏实感油然而生。

上海体育学院

在本次纪念活动中,来自上体的十余名志愿者分别坚守在新闻宣传、场馆引导、会展讲解等不同岗位,为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负责主题展英文讲解的张亦凡因为工作需要,在阅读大量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资料后,了解到了乒乓外交对于两国之间、两国人民之间以及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他感叹于“小球转动大球”的神奇功效。

在开幕式场外负责指引工作的李海蛟体会到了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每一次的彩排都让她变得更有信心可以胜任正式活动时的工作。她也在友谊赛的现场感受到了乒乓球的魅力,“欢呼、快乐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会像乒乓球带给人们的快乐一样永续长存!”

上海体育学院

乒乓球友谊赛共有4支中美混合队进行比赛。为了提前和队友培养默契,中乒院学子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奔赴乒博馆与美方运动员进行磨合训练。热情相拥、握手致意也成为了每次训练过后的“规定动作”。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是联结全世界的语言,也有着一种将全世界人民的心紧密相连的魔力,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作为体育人,我们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精神,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尽管训练和比赛是辛苦的,但是当被浓郁且温暖的体育气息包围时,所有人都是幸福的。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对于学生党员张正来说,这次纪念活动就是一堂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党史学习课。她全程参与记录本次活动的准备过程,并在工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到50年前那次党领导体育工作者开创的突破性成就。“我切身体会到了乒乓外交蕴含的智慧以及体育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这次纪念活动不仅深化了她对体育的理解,而且也让她深信,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能够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增强走向未来的信心与力量。

同样负责拍摄工作的宫卿,印象最深的是10号当天与众多媒体记者共同拍摄开幕式的场景,之前的中美乒乓外交于她来说,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一副图片与一段文字,但在与那些亲历者近距离接触后,她意识到:“前人的气魄与担当都溶于史书上的文字,那些文字是有情感的。”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身为预备党员的宫卿,成为了中美乒乓外交的“亲历者”,“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历史中的文字图片蕴藏着含蓄的情感与不朽的魄力,而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上海体育学院

校党委书记李崟表示,上体师生在参与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各项工作中收获了有益的精神养分,学校将依托“国乒荣耀”等课程思政构建有体育特色的育人体系,从党领导的体育事业中汲取宝贵素材,生动鲜活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善用“大思政课”。

纪念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上体人对体育的热爱从不退却。如今前辈们的接力棒已经递出,而中国体育的希望与未来,正等待着被上体人的热情与激情点亮。

上海体育学院


图片来源:潘建东、倪邓杰、王翔、高尔强、王馨怡

视频:宫卿、张正

文字:洪圣艺、刘思琪

责任编辑:黄勇、刘思琪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体育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体育学院-我们“亲历”的中美乒乓外交 | 一场跨越五十载的历史见证,一次感悟体育魅力的精神传承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