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左联五烈士牺牲90周年
1931年2月7日,上海郊外的龙华,一阵枪响带走了一群年轻的共产党人的生命,而他们中有五位是作家。
2021年2月7日,是这批烈士殉难90周年纪念日。
90,是什么概念?
“左联”五烈士中最年长的柔石,牺牲时29岁;最年轻的殷夫,牺牲时21岁。对比一下这个数字,便能理解“90”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奢侈。
90年,为了这不能忘却的记忆,让我们再次将他们追忆。
柔石(1902-1931)
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原名“赵平福”“赵平复”。因家乡有石桥,镌有“金桥柔石”四字,故以“柔石”为笔名。
1930年3月2日,柔石作为“左联”筹备组成员,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之后不久被选为执行委员,又任“左联”常委及编辑部主任。著有《三姐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
1931年2月7日,被杀害于龙华。
《二月》
《为奴隶的母亲》
胡也频(1903-1931)
出生于福建福州。
1929年1月,与丁玲、沈从文组织红黑出版社。1930年5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工农兵通信委员会主席,积极帮助工农作家的成长。同月,作为“左联”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11月,当选“左联”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戏剧集、诗集等。
1931年2月7日,被杀害于龙华。
文学月刊《红黑》
胡也频代表作中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李伟森(1903-1931)
出生于湖北武昌。
以编辑、记者身份开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李伟森化名林伟接触鲁迅,是中国共产党内同鲁迅较早接触的一位。1930年3月,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左联”成立后,与柔石、胡也频共同负责培养工农通信员工作。其在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方面成就卓著,留下几十万字译作。
1931年2月7日,被杀害于龙华。
1929年,李伟森在上海
创办《上海报》
冯铿(1907-1931)
出生于广东潮州。
1930年3月,作为首批盟员之一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在“左联”工农工作部工作,成为“左联”骨干盟员。著有诗集《春宵》、中篇小说《重新起来》等,并创作了直接反映和热情讴歌革命根据地与红军战斗生活的文学作品。
1931年2月7日,被杀害于龙华。
冯铿手稿《胎儿》
冯铿手稿《最后的出路》
殷夫(1910-1931)
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原名徐柏庭。
1930年3月,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为“左联”发起人之一。著有长诗《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五一歌》《血字》《别了,哥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诗坛著名的“红色鼓动诗人”。
1931年2月7日,被杀害于龙华。
殷夫诗集《孩儿塔》
《列宁青年》第2卷第12期
2021年2月7日,取材于他们人生的大型原创话剧《前哨》将正式揭开首演序幕。让我们以戏剧这一庄严而又极具仪式感的方式缅怀九十年前那场悲壮的牺牲。
▲上海戏剧学院原创话剧《前哨》首演视频
《前哨》今日首演,向英魂致敬!
▲上海戏剧学院原创话剧《前哨》宣传海报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文字:方军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排版:陈群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上海戏剧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