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百年薪火永赓续,社会实践扬新帆”
为主题开展
分为社会服务和社会调研两大板块
共计551件项目报名参加
对外汉语学院“益同黔行”
实践团队师生一行13人
自2021年7月13日至7月21日
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龙潭小学开展
第五期上海师范大学龙潭“爱心学校”
及红色游学、调研走访等活动
贵州龙潭小学“爱心学校”从2017年7月20日创办第一期开始,每年夏天都有师大志愿者在当地奉献爱心。2017年至今,五期项目直接受益的乡村学生人数超过450人,项目团队累计向龙潭小学校方及学生捐助爱心资金总计近3万元。同时,连续五年颁发的上海师范大学龙潭小学“爱心学校”助学金,受助学生总计24人。五年以来,累计开设了不同门类的课程超过50门,为龙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教育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趣味课程助成长,校方慰问送爱心
本期龙潭小学“爱心学校”开设了多门特色课程。其中手工、绘画课程,注重从美育角度出发,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心理、科学课程,在为孩子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为他们构建了一座连接大山内外的桥梁。
历史、文学诵读课程,将文学诗词和历史故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期一周的课程丰富多彩,为大山深处的孩子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点亮了心中的梦想。
“爱心学校”开展期间,志愿者团队一同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教育环境。
7月19日,本期暑期“爱心学校”在龙潭小学举办闭幕仪式暨文艺汇演。务川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嘉华,龙潭小学校长申学凤,我校对外汉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岚,学院副教授张汶静,学院学工办主任、研究生辅导员李琳,学院党委组织员、本科生辅导员洪爽出席本次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龙潭小学爱心捐赠仪式上,我校共捐赠150份爱心礼包、6份奖学金、4张爱心餐桌。
志愿者教师们带领龙潭小学的学生们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包括合唱《爱因为在心中》《唱支山歌给党听》、舞台剧《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手势舞《名字叫中国》等。今年的“爱心学校”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推普教学助振兴,实地调研促发展
龙潭小学位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仡佬族古寨,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家庭。志愿者团队面向当地普通话能力较弱的学生及教师开展推普教学、专项调查等活动,深入探索当地农村教师、学生的学习困难,依托我校对外汉语学院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平台优势,后续将会有针对性地推出红色经典推普有声教材,并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长效教学机制,为提高当地少数民族师生的普通话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基于我校助力遵义教育振兴的计划,志愿者团队通过问卷、访谈以及座谈会的形式,致力于搭建教育帮扶长效机制。在短短八天的实践中,团队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63份,涵盖贵州居民、小学生两个群体。务川县教育局副局长田嘉华与我校对外汉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岚及团队成员就当地教育情况及后续改善计划进行座谈会,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为当地学生成长做更多实事。除继续推进当地推普课程建设以外,团队还计划从助力长期帮扶、建立资助体系、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三个方面,聚焦“爱心学校”从线下到线上的延伸,持续陪伴当地孩子成长。
红色之地悟初心,长征精神代代传
在结束龙潭小学的“爱心学校”支教活动后,“益同黔行”实践团队前往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游学活动。志愿者们满怀敬意进行参观,回顾历史风云,感受伟大转折意义和革命的磅礴力量。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团队成员能够亲身寻访历史遗迹,追随长征脚步,更加坚定了自身爱党爱国、砥砺奋斗的决心,致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们在龙潭小学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尽力向他们传播知识,带他们多看看大山之外的世界。也希望我们的到来以及我们的努力能给他们播种下梦想的种子,点亮心中的星星之火,继续努力地学习下去,带着对于未来的憧憬,继续成长。这次活动也让我们志愿者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让我们切实地为乡村振兴、教育振兴献上了作为师大人的一份力量。
——实践团队志愿者 徐澍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至今已步入第五个年头的龙潭“爱心学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往后的每年夏天还会有一批批的师大志愿者前往贵州、前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
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榜样
供稿:校团委、对外汉语学院
校对:陈怡
编辑: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陈群副市长调研黄浦区蓝天爱心学校
●不可心存侥幸,仍要坚持“三件套”“五还要”
●迎战“烟花”,他们正奋斗在防台防汛第一线
● “烟花”登陆 学校为在校师生提供送餐服务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师大一起加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