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戏剧学院在主推一批创作演出的同时,师生及校友还参加了全国及上海市的重大演出活动,上戏校友参与主创的多部党史题材影视剧近期也陆续同观众见面。
上海戏剧学院公众号为此推出“百年华诞中的上戏人”系列,将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演出和热播影视剧中的部分上戏人。
今天介绍的是参演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光辉的旗帜》的上戏师生。
今天的兴业路76号
当年的望志路106号
一座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
一百年前的一个夏夜
在一张长条桌旁
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人点亮灯盏
开始了一场特殊的会议
开启了一个非凡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年7月在上海开幕的历史场景
就这样出现在舞台上
▲情景表演《开天辟地》演出照
由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和青年演员王仁君带来的这段名为《开天辟地》的情景表演,是2021年7月1日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光辉的旗帜》——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中的一幕。
(观看视频欣赏《开天辟地》)
↓↓↓
除了《开天辟地》之外,上戏团队还在这台文艺晚会中献上了大型交响歌舞《红旗颂》、歌舞《复兴的力量》,并对情景舞蹈《囚车上的婚礼》进行了指导,以艺术语汇动人地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一百年来为什么能如此光辉而壮丽。
情景表演《开天辟地》,将“一大”代表的形象悉数再现于舞台上,因而这个节目成功与否,对于整台文艺晚会至关重要。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上戏项目组3月中旬便宣告成立。三个多月的筹备过程中,剧本历经数次打磨,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全校先后有来自表演系(含音乐剧中心)、导演系、电影学院、戏曲学院的100余名师生投入创作排练,为最后的成功演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情景表演《开天辟地》演出照
▲表演系教师洪彬指导《开天辟地》排练
为了使师生们更真实地还原历史,贴近“一大”代表形象,在紧张排练的同时,学校安排了一系列学党史主题活动。
参演师生一同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感受100年前那些共产党人心中炽热的理想和信念。在一大纪念馆,师生们通过馆藏文物、视频影像、专题展览等,在心中不断寻找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演变进程中的坐标。“震撼”“感动”,成为大家参观后提到次数最多的词。
当十几名学生顺利完成演出,走下舞台,他们并没有喜形于色,庆祝任务圆满完成。仔细看那一双双眼睛,哪一个不是满含泪水。
学生们这样说:
“我强忍着告诉自己不哭,但当最后所有人用坚定的目光看着远方,我实在忍不住了......”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政党,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群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本次演出任务完成后,有多名同学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台上6分钟,台下3个月,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有一份信念和力量已经深深扎根在了团队中。这种力量一旦扎下根来,便会持久地影响一个人、一群人。
大型交响歌舞《红旗颂》、歌舞《复兴的力量》,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及上海青年舞蹈团担纲。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是摆在两校面前的最大困难和挑战。两校领导以及参演师生克服各种困难,整合资源、合理调配、群策群力,做到了学习不误、考试不误、排练不误、演出不误。师生们的这种精神,本身就是献给党的百年华诞一份最有诚意的礼物。
▲大型交响歌舞《红旗颂》演出照
(观看视频欣赏《红旗颂》)
↓↓↓
▲舞蹈学院院长陈家年
指导《红旗颂》等节目的排练
▲舞校副校长、舞院副院长杨新华
作演出前的动员
《红旗颂》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的代表作。它的旋律是如此打动人心,将其舞蹈化、视觉化,无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创作。上戏舞蹈学院院长、编导陈家年与吕其明老先生进行沟通后,以超出寻常的速度完成了创作构思。
舞蹈采用较为前卫的交响编舞手法进行创作,将芭蕾舞和中国舞进行融合,参与演出的演员既有跳中国舞、芭蕾舞的,也有跳国标舞的。演出任务圆满完成后,两校的师生们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虽然整个排练演出过程非常艰苦,但是我们能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一份力,感到无比的自豪!
情景舞蹈《囚车上的婚礼》,则由附属舞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吴洁担任艺术指导。这个节目以“龙华二十四烈士”中的蔡博真、伍仲文为原型,要求以舞蹈语汇表现一对即将英勇就义的革命情侣,把死亡刑场当作婚礼殿堂的浪漫与坚贞。通过吴洁的指导,该节目将共产党人的大爱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舞台上,令观众受到心灵的洗礼与震撼。
▲《囚车上的婚礼》演出照
▲舞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吴洁
为《囚车上的婚礼》作艺术指导
扫码关注 上海戏剧学院
责编 / 刘佳奇
文字 / 上戏团委
图片 / 由参演人员提供
视频《开天辟地》来源于澎湃新闻
视频《红旗颂》来源于看看新闻Knews
排版 / 司家慧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