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上海商学院,艺考

上海商学院

2021-6-21 15:41:07 文/罗霞 图/马子涵

关注

上海商学院

上海商学院

讲述人:宋琪

宋琪,中共党员,201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151班班长、管理学院第五党支部秘书处部长。曾获得2019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全额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校优秀共情团员、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

毕业后,主业加入上海展动力人才资讯有限公司担任资深金融猎头,并且成功取得平安集团子公司A类岗offer高级管理干部(收费18万),拿下上海展动力大金融组2020年度第一个大单,获得了“最佳新人奖”,在金融猎头界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IP。副业和大学时期创业合伙人成立上海义懿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立志于打造一个沪牌代拍、沪上车务服务平台“赢沪牌”,凭借平台化的运作模式和“为您拍中沪牌”的服务理念,吸引了大量4S店的合作和广大用户的合作,从而在业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

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之后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商学院

图为人们划着帆船去造桥

武汉长江大桥当时作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由于考虑到当时通用的“沉箱法”施工效率低、耗费时间成本大,苏联专家组组长的西林建议摒弃“沉箱法”转而使用“管柱钻孔法”。

这种方法规避了一些风险,并且也提高了施工效率。然而,在当时,“管柱钻孔法”是一种全新的建桥方式,之前没有任何人尝试过。而“沉箱法”已经有了无数成功的经验,且被桥梁界广泛认可。

大桥局的总工程师汪菊潜将这个建议上报给了当时的铁道部部长滕代远,滕代远又向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最终由周总理拍板决定武汉长江大桥采用“管柱钻孔法”进行建设。

上海商学院

图为第一次通车盛况

原计划四年零一个月完工的武汉长江大桥,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仅用两年零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宏大的工程。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

60年前建成通车仪式上万人空巷的场景,许多老人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曾经的一位大桥局员工吕永兴老人回忆道:“那天人山人海,桥两边插满了旗帜,文艺表演由湖北省和武汉市组织,还有很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有舞龙、划旱船、大秧歌,那天唱得最响的一句就是‘龟山蛇山上,万杆红旗飘’。人太多了,整得整座桥都有点晃动。人一辈子能有这一天,真好!”

上海商学院

图为手绘的大桥施工图和设计图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

上海商学院

END

统筹策划 |党委组织部、学生党建工作室

材料来源| 工商管理学院

图片来源|网络等(侵删)

图文编辑|艾柳杉

责编|李坦楼

上海商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商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商学院-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