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王飞翔
王飞翔,中共党员,201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和三好学生。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7611部队,并获得两次优秀义务兵等荣誉。
|||
钱学森,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中国著名科学家。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后求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图为钱学森年轻时照片
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1955年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回国后,钱学森立即投入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他带领着科研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用4年时间研制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
图为1960年,钱学森(前左四)在某导弹基地指导工作
短短10年,我国导弹核武器得到了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钱学森在金色晚年阶段,涉足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诸多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他的两个最具亮点的学术创新便诞生在这个阶段。
图为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在讲台上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钱学森作为先行者,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一生不忘“振兴中华”的诺言,他用努力的汗水一点一滴挺起中国的脊梁,用一生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
(摘自“学习强国”人民出版社 《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END
统筹策划 |党委组织部、学生党建工作室
材料来源| 工商管理学院
图片来源|网络等(侵删)
图文编辑|艾柳杉
责编|李坦楼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