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冲刺 | 你与学霸的距离,就相差几本这样优秀的笔记

上海音乐学院,艺考

上海音乐学院

2021-6-21 15:36:13 文/王婧琪 图/高梓洁

关注

心有明月昭昭,千里赴迢遥

学期将近尾声

检验成色的时候到了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让我们从笔记出发

一起康康

上音学子的奋斗进行时

感受一波扑面而来的期末气氛吧

最IN

iPad手写笔记

越来越多的同学

选择用iPad记录笔记

(最近真的是超级流行)

随意调整的图片

和高度还原的手写记录

真的是太赞了

上海音乐学院

同学有话说(@殷敬宜):

本篇为“中国传统音乐课”的当堂笔记,笔记内容为以代表作品《眼药酸》展开的一系列关于宋杂剧的细节学习。在有效听讲的前提下,运用图文结合的无纸化电子书写笔记,使笔记更加详细生动,复习时效率更高。

最艺术

手帐式笔记

在原始笔记的基础上

加入手帐元素

在学习的同时也不忘了

美学的追求

果然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呢

上海音乐学院

同学有话说(@茜得儿):

这是我的“曲式分析”课笔记。我在课后将课上的内容整理、归纳,用新的形式展现,笔记是复习和再思考的工具。并且,记笔记时,适当的对笔记的装饰会让这些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再翻笔记,让人赏心悦目。

最创意

pdf手写编辑式

在原始pdf的基础上

补充自己所需要的记录

使笔记更加完善、清晰

对于有些经常忘记书本

和笔记本的小伙伴

实在太友好了

上海音乐学院

同学有话说(@INDIGOblue*):

这是“音乐造型”课的笔记。我认为笔记不应只停留于表面形式,它的价值更应体现在记录课堂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思考。个人而言更喜欢电子笔记,因为现在的教学资料大多为电子版,在这样的前提下,电子笔记能更便捷地引用、编辑材料,方便课后的复习。

最勤奋

古早手抄式

将知识点落诸笔端

一笔一划,都是奋斗的注脚

有的使用多种颜色和各种下划线

有的则偏爱朴实的墨色

所有知识点“只有自己知道”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同学有话说(@Maximilian Gao):

这是我的课外德语学习笔记。通常来说我们的上课时间比较长、节奏比较快,我会更习惯于在课堂上先记录在课本以及练习册上,下课以后在笔记本上再进一步归纳总结。我也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单词、造句、语法等不同的知识点,以便于在下一次阅读的时候不那么漫无目的。

上海音乐学院

同学有话说(@skimming):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课上的笔记是检验自己是否掌握知识最好的工具。临近期末,我发现笔记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每个人的笔记又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各种浮夸的修饰,只有自己才知道哪些是薄弱点,哪些是需要重点理解的。希望自己能够掌握笔记上的知识,能灵活地运用笔记上的知识,自信地迎接期末!

最复古

书本记录式

在书本上随处记下课堂笔记

可能是最原始也最便捷的笔记方式了

在老师上课的同时

记下难点、画下重点

这样就能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思路

不会因为记笔记掉队啦

上海音乐学院

同学有话说(@小韩同学):

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课”笔记。在各种笔记形式都使用过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最原始的书面笔记。在课堂上记录笔记可以助力听课,同时也有助于梳理框架和逻辑。我觉得学会标记重难点真的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在广泛的知识点中摘取出关键点,总结归纳,大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还有其他优秀笔记

也都认真细致、各有心思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笔记不仅是复习功课的工具,也是同学们学习态度的体现,看完学霸同学的笔记才发现:原来我和学霸只是几本笔记的差距!

加油吧,上音人

岁月漫长,用热爱丈量

所有将来,皆可期待

欢迎留言区

分享你的笔记和心得哦~


来源:海上音讯社

文案:韩宝怡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音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上海音乐学院-期末冲刺 | 你与学霸的距离,就相差几本这样优秀的笔记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