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学院
专业介绍
数学金融人工智能实验班
统计学专业(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物理学(师范)专业
物理学(应用物理)专业
4.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并掌握现代数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并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的教育要求,胜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任务的高素质的中等学校数学教师和教育类专业人才。同时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
2
主要课程
加强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等.突出教育理论课程,主要课程有:教育导论、教育学心理学、德育与班级管理、 课程与教学论等;重视中等学校数学教学技能的培养,开设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技术、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件制作等多门课程;开设专业拓展类课程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课程有:数学方面的实变函数、近世代数、组合与图论以及计算机类的C++程序设计等。
3
就业情况
多年来本专业为上海市及周边省市以及西部地区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卓越教师,也为职校、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输送了优秀的数学毕业生。同时还为湖北、重庆、新疆、西藏、江苏、浙江等地培养急需的数学教师。2017届毕业生10%以上继续研究生深造,8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4
毕业生代表
沈晓陈
202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现就任于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大学期间,该生曾获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专业奖学金等荣誉称号。她热爱公益,积极参与暑期爱心学校等志愿服务。作为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和班主任,她希望自己能做带给学生和身边人第一缕阳光的人。
寄语:做第一缕阳光。
曹佳琦
202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世承)专业毕业生,现在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任初中数学教师一职。本科期间曾荣获上海市奖学金1次、上海师范大学专业二等奖学金3次、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团员(标兵)1次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团员2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1次;上海师范大学调研大赛一等奖2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市级立项。
寄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想,数学也是一样。
5.物理学(师范)专业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是其它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上海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专业旨在为21世纪发达地区的中等学校培养具有扎实物理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物理教师和教育类专业人才。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使之不仅能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还能胜任教学管理、竞赛指导、科创活动指导、双语教学以及教学研究等工作。在2000年以前,上海市70%以上的中学物理教师来自于本专业的毕业生;目前,上海市许多重点中学的校长和中层骨干均出身于本专业。因此,本专业在物理教学和教育研究的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服务于上海市及外省市的基础教育,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教育研究,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物理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物理思维素质,并掌握现代物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并具备一定教学研究能力,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教育要求,能胜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任务的高素质的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和教育类专业人才。形成“一专多能”的专业特色,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教学管理、竞赛指导、科创活动指导、双语教学、教学研究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同时,本专业也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2
主要课程
本专业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物理实验技能,具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师范生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育类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化物理学科基础、突出师范专业特色、力推实践创新教育。
物理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
物理师范专业特色课程: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堂教学技能、中学物理解题研究、中学物理竞赛指导、班级管理策略与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专业英语、教育测量与评价等。
实践创新类课程:独立开设的物理实验系列——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训练(中教法实验和DIS实验)、中学物理创新实验、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能力实训系列——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并利用教学实践周,开展物理创新实践活动(基于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物理教学实验创新活动、物理课堂教学技能强化训练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还开设了量子力学2、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计算物理、普通天文学、星系与宇宙学等多门课程,供有意愿深造的学生选修。
3
就业情况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率高,多数学生毕业后服务于上海市及外省市的基础教育,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教育研究,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部分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4
毕业生代表
顾媛媛
2020届物理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现工作于奉贤区实验崇实中学,任教八年级物理学科。大学期间任班级团支书,曾荣获第十一届格致杯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教具比赛一等奖。她将矢志不渝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寄语:不要在夕阳西下时幻想,要在旭日东升时努力。
徐田敏
2020届物理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上海市文来中学(初中部),担任物理教师,曾获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东芝杯三等奖、全国物理创新大赛-华夏杯一等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 上海市肢残人协会“智力助残”优秀志愿者等。
寄语:人生路且长,管好自己!
6.物理学(应用物理)专业
应用物理学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桥梁。以应用物理学为基础的半导体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在于培养光电子物理、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应用复合型理科人才。
1
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应用物理实验技能,并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新型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的工艺、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形成以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物理与器件为特色的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信息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设计、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
2
主要课程
课程结构上,本专业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工艺、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将强化物理基础、突出光电子物理的专业特色。本专业课程包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由校级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开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专业方向课程构成。其中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理论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方向课程有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半导体物理、材料物性等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的一系列选修课程。包括大众天文学,物理学史等。
3
办学特色
(1)强大的师资力量: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人。本专业任课教师全部拥有行业背景,具有国外一年以上进修经历的教师有23人。每年本专业教师发表核心期刊和SCI收录论文近50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3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多项;大部分教师都主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其比例占本专业全体教师的70%以上。
(2)丰富的专业图书及文献资源:
拥有外文专业电子期刊、图书,包括美国物理学会期刊(APS)、美国物理研究所电子期刊(AIP)、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等几十种重要国际期刊,拥有全面的中文专业电子期刊图书,包括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库(CNKI)等。
(3)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硕果累累:
依托本专业实验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近一学年中,本专业物理系教师指导的学生已获得了国家挑战杯三等奖,上海市挑战杯三等奖,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二、三等奖, 指导了多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新型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与相关器件(新能源器件、智能传感器)等高新企业,如全球500强化工材料巨头企业BASF。学生毕业后将能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设计、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另外,目前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每年进入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进一步读研的同学占20%-30%左右。
5
毕业生代表
陆晨旭
2020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本科期间平均绩点3.88专业排名第一,后直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研究方向为强激光场作用下原子分子的超快动力学,本科期间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 Honorable Mention、 “挑战杯”上海市三等奖,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精英教育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二等奖等,并担任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
寄语:为者常至,行者常成。
沈岑
2020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现为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新兵,他在毕业季选择入伍,梦圆军旅生活。在校期间曾获得第八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2018-2019学年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奖学金三等奖。
寄语:前有阻碍,奋力把它冲开,运用炙热的激情,转动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算什么。
END
师大是一所有梦想的学校
一代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
怀抱着不同的梦想汇聚于此
学思湖畔、不负年华
执子之手、追梦同路
热忱欢迎各界学子报考上海师范大学
我们在这里等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