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孔繁森精神月----一套理发工具的故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1-5-02 20:15:33 文/周晨轩 图/唐诗涵

关注

春光四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学习孔繁森精神月。为了更好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孔繁森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人。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67年从部队复员回到聊城工作。1979年后,先后两次进藏工作。1992年12月,在条件艰苦、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时年50岁。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被中宣部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孔繁森同志作为西藏干部的代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起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理发工具的故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孔繁森爷爷已经逝去了二十多年,但他勤政爱民的伟大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多少耳熟能详的故事,感动了中外,而做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一员,我对孔繁森爷爷的了解,会有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孔繁森同志事迹展第一部分“时代先锋,齐鲁赤子”的第二小节“人民军队好战士”的陈列物品中有一套理发工具——推子、梳子、刷子。普通的工具,却布满了爱的痕迹。这套理发工具,是孔繁森在部队的战友臧秀启老先生捐赠给纪念馆的,随之而来的也是臧老先生满满的回忆和无限的感慨。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孔繁森和战友们正在训练场上刻苦的训练,七月的骄阳如火球般,汗水连珠般的从发尖滴落。枯燥严酷的训练中,所有的战士都咬牙坚持着。直到夕阳落山,结束了训练,年轻的战士们才松下了紧绷的神经。“小王,我的头发又长了,你给我理理吧!”“行,没问题!”“老钟,还是我来给你理吧!”“繁森啊,你不要老是抢着理发,大家在一起应该相互帮助才对,哪能老是你一个人干活!”一旁的班长听见后,语气有些批评的说道。“没事班长,正好我前两天刚买了一套理发工具,正好拿老钟来试试新推子!”年轻的孔繁森笑容阳光、憨厚。“你这!”班长听见后有些微怒,更多的是无奈,“公用的推子不好用,我已经跟领导申请购买新的了,你怎么自己买上了!”“呵呵!”孔繁森笑的更憨厚了,“反正都是大家用,我买,你买,还是公家买不都一样吗?”“你——”班长也是无奈了,对于孔繁森他也不知道该是批评还是表扬了。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一刻钟后,老钟摸着自己圆溜溜的脑袋,后面传来了战友们一阵惊叹:“老钟原来你不是偏头啊!脑袋圆的跟球一样!哈哈哈哈!”“哈哈哈!”老钟也不由的笑了起来,大家都是年轻的小伙子,说是在部队,无所谓美观,但既然能把头发理得更美观一些,战士们还是特别开心的。“繁森,你也帮我理一理吧!”“对啊,繁森,也给我弄弄!”战士们一股脑就围了过来! 不大会儿功夫,所有的战士都摸着自己圆圆的脑袋对着镜子傻笑起来。班长看着有些疲乏孔繁森,一阵感慨!无论是训练,还是理发,凡是孔繁森接触到的东西,都是认真学习。用勤奋上进,已经不能够来形容孔繁森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了。“班长,你也来坐下吧。”孔繁森扫了扫地上的碎发,手拿梳子、推子笑嘻嘻的看着班长。“唉!”班长叹了一口气,“繁森,你也教我理发吧!”这个班长就是臧秀启先生,而孔繁森最后也教会了臧老先生理发。并在转业的时候,将这套理发工具作为礼物赠送给了臧秀启先生。

而臧老先生,也在孔繁森精神的感召下,用这套理发工具,先后免费服务过家人、邻居、同事、学生。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乐于助人,不分事大事小。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故事虽小,不关乎民族大义,也不关乎百姓苍生,但对我的感动却不下于那些丰功伟绩。联想自身,作为一个八零后,我身上有许多现在青年人共同的缺点——崇拜金钱,以自我为中心,安于享乐,不肯实干,对社会冷漠没有热心肠等等。所以,学习孔繁森不一定非是党员干部,作为普通百姓,我们需要向孔繁森爷爷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亿万富翁,捐助贫苦,我们称之为慈善家。孔繁森爷爷,以自身所作所为,感动中国,教育警醒后辈,我们可以称之为时代楷模。以楷模为指导方向,指引我们不断懂得生存和生活的真谛!

END

图文来源|聊城新闻网

版面设计|张云霞付英涛吕晴文 魏向阳

责编|赵璇

编审|崔爱民 杨超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东专科院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孔繁森精神月----一套理发工具的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