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由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统筹指导,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学会影视专业教育委员会和聊城大学共同主办的2019第二届“青春中国”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也以“以青春之我,记录青春之中国”为主题,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其中,我院选送的作品《不甘平凡》获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不甘平凡》导演杨哲,我院2016级影视传媒系学生,曾获系部先进个人,微电影作品曾获“好客山东,由你掌镜”旅游微视频大赛二等奖,获万名大学生微视频大赛特等奖,大二期间赴北京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第二届无人机大赛。
12月6日,2019山东教育电视台“青春中国”校园制作联盟研讨活动,杨哲(左四)上台领奖。
《不甘平凡》完整视频及部分精彩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今年8月,由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指导,山东教育卫视、聊城大学、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中共聊城市委网信办、共青团聊城市委、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承办,聊城市果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青春中国”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暨“镜头里的家园”聊城微电影创作大赛新锐导演训练营开营。
我院影视传媒系窦国昊老师带领杨哲、张鹏飞、席鹏辉三名同学组成的拍摄队伍参加了此次比赛。
今年8月,新锐导演训练营,作品《不甘平凡》获一等奖
8月12-14日为培训阶段。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王智,中国电影家协会高校电影联盟副秘书长齐迎,好莱坞导演、特效大师大卫·艾伯纳,导演安东、王煦,北京海纳三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邢江峰等专家组成讲师队伍,对参营人员进行策划、拍摄、剪辑、特效制作等方面的培训。
8月14-16日为作品拍摄阶段。主题为“在英雄的身边成长、平凡中彰显不平凡的人”。
8月16日为作品剪辑阶段。11个参赛队伍在聊城大学西校区进行了紧张的后期剪辑工作。剪辑过程中,剪辑导演王煦和王金夯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我院影视传媒系师生的后期剪辑工作,作品《不甘平凡》最终荣获一等奖。
杨哲说,今年8月的比赛获得一等奖后,作品又参加了2019第二届“青春中国”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终获得公益广告类二等奖。
杨哲认为,一部微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立意。当时选择了“人物”这个范畴后,杨哲与指导老师以及团队成员冥思苦想,最终,一名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普通讲解员进京讲解的故事给了他们灵感,团队最终确定了作品立意——平凡亦不凡。
《不甘平凡》记录了许多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工作者,他们是平凡英雄的代表,又是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一群人。这群可爱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相同但却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益的事,他们既平凡又伟大。
“不论你是环卫工人、消防员还是人民教师,都是‘中国号’前进列车上的螺丝钉,都在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拍摄场所取景相对容易,但沟通方面却是个大问题。交警、消防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不能随便接受拍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团队几乎动用了身边所有能动用的关系、人脉和资源,打了许多电话,联系了很多人,才终于得到了拍摄许可。”
团队成员们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拍摄时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将摄像机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用镜头捕捉最动人的情景,力求将每一个镜头都拍到最好。
“开始真的很怕拍不好,在你真正去拍的时候会发现问题远远要比前期想的多很多,包括细节、演员、现场调度等等。”另外,拍摄时还会遇到很多不可抗力因素,比如说第二天拍摄时突然下雨。“因此,对一名导演来说,拍摄电影很‘磨’人,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水平有了精进。”
对杨哲来说,这次获奖既是对我院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是对他们团队努力最好褒奖。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微电影的形式,把感动带给更多的人,我们都能像作品中的平凡人一样,做到不平凡。”杨哲说。
编辑 |常玉茹 甄子萌 扈荣环 王冰珊 孙红阳 丁景洋 刘雨欣
排版 | 苏文浩
校对| 尚愉婷
审校 | 王付军
责编 |杨帆 黄佳慧
编审 | 王宪伟
往期回顾:
○来领取你的东昌学院“年终奖”
○校友录 | 辞职考研的东昌学院师姐
○总书记点赞,东昌学院这个专业如何真正“火”起来?
○精选 | 综合新闻(12月2日—8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