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
各高校大学生被骗的事件层出不穷。
有些人可能会诧异,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怎么会被诈骗呢?
大学生涉世未深、警惕性弱的特点,
使得被骗的几率大大升高。
不要等诈骗事件发生了才懊悔不已,
防诈骗,就从现在做起。
警惕!常见的诈骗手段
1
“刷单”兼职
刷单一般可分为单品刷销量做爆款和刷信誉以提高店铺整体信誉度。
利用大学生急于“创收”的心理,不法分子会以“轻松+高薪”为诱饵,诱骗学生。“刷单”本是黑灰色产业,涉嫌欺诈行为,建议同学们不参与,不做此类兼职,切不可贪图小利而落入圈套。在选择网上兼职工作时,一定要理智,不要被不法分子提出的所谓“高额回报”迷惑。切记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2
校园贷款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
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的性质,放贷人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并不是高利贷,但实际上放贷人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若借贷人不能及时还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放贷人甚至利用贷款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等。
3
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对于同学们来说,肯定不陌生。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生病急需用钱、“银行”发短信通知你刷卡消费了多少钱、公安局通知你涉嫌犯罪、冒充好友借钱、各种层出不穷的中奖信息……这些都是骗子的经典套路,电信诈骗不得不防。对此,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涉及财物的问题一定要多方求证。
4
上门推销
警惕各种上门推销。比较常见的有计算机和四六级培训推销、电话卡推销、英语口语培训推销、晨晚读推销。这些培训大多是先交钱再学习,课程、教材的质量都得不到保证。推销人员的描述和实际的上课效果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更糟糕的情况是推销人员收钱跑路,所谓的报名费、教材费只能打水漂。
5
各类兼职
在寻找兼职时,要求交押金、交保证金、买兼职卡、索要身份证等都是骗子的惯用伎俩,一旦拿到钱他们就跑路。招聘信息是真是假?招聘单位资质如何?我能够学以致用吗?兼职会耽误我学习吗?这些都是想兼职的同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提到交钱,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即使入职了,也要签定正式的劳动合同。一些进行传销的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旗号,对大学生进行诱骗。相信他们,你以为自己会有一条光明的人生路,却不幸成为下一个李文星。
防诈骗小常识
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号码等轻易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
4.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5.切不可轻信张贴的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求职应聘等信息。
希望大家遇到相关情况多加小心,冷静思考加以判断。
可以单纯,不能愚蠢;
可以青涩,不能无知。
防骗,在任何年龄段都是实战,
不是演习!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孙建民 姜慧春
排版 | 麻慧佳 王奕鸣
校对 | 麻慧佳
责编 | 杨帆 康延娜
编审 | 王宪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