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17)| 山艺师生学习“艺美中国”经典剧目,献礼建党百年

山东艺术学院,艺考

山东艺术学院

2021-6-21 14:50:14 文/姚瑞 图/冯诗蕊

关注

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党委在全校开展“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发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党总支,积极组织承办系列活动。学生工作部(处)在2021年度组织开展“艺美中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凝练艺术专业特色,依托学校“六艺育人”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山艺特色,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艺术+思政”育人品牌。官微将分专题陆续发布师生系列精彩活动,敬请期待。

戏曲学院“唱出中国味儿”系列

聆听初心声音,

感悟家国情怀,

回顾党史历程,

艺术传承经典。

戏曲学院“唱出中国味儿”系列,

致敬红色经典,铭青春之志!

戏曲学院开展"传唱红色经典,献礼建党百年"革命样板戏学习交流会

山东艺术学院

4月28日下午,戏曲学院“艺美中国”思政教育系列活动在“国艺工作站”举行。戏曲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成员、党员发展对象及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戏曲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赵正主持。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活动伊始,学生党支部书记赵正简单介绍经典红色剧目《智取威虎山》及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智取威虎山》是根据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的革命现代京剧剧目,于1967年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讲述了我军某部团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成土匪打入威虎山,最终与追剿队联手歼灭匪众的故事。《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其中的著名唱段,述说了1946年,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土改不受破坏,组成小分队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剿匪的故事。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党员代表刘雅然、沙小雨同学示范演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进行分段教学。在场党员学习演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练习,刘雅然、沙小雨同学进行指导和纠正。全体师生共同演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党百年来的风雨历程。通过这一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力量,感恩党百年来给予我们的良好艺术创作与发展环境,让青年学生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戏曲人的责任担当。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合唱结束后,党员们就今日学习《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感悟和体会进行自由交流讨论和分享。中共预备党员王莹、研究生代表高祯结合红色经典革命样板戏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谈自我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展示青年戏曲学子蓬勃向阳的青春力量。

山东艺术学院

戏曲学院通过此次活动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员们立足于自身专业、依托戏曲传统文化,从经典红色剧目中挖掘红色精神,通过亲身学唱的形式深入体会和感悟背后的党史故事,更进一步走进党史,更真切、全面、思辨地认识和学习党史,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山东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塑出中国范儿”系列

用色彩填满构想,

用双手塑出历史,

用全新的形式,回顾历史的模样,

设计学院“塑出中国范儿”系列活动,

铭记红色历史,拥抱璀璨未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千年风华传承不息。

设计学子献礼祖国,共同塑出中国风采。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岁诞辰,弘扬伟大的爱国、爱党精神,让更多人感受艺美中华,了解中国风貌。设计学子积极展现创新精神,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中华民族艺术风采,用实际行动设计出“塑出中国范”的作品,为中华民族之美代言。在对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在领略中华民族千年国风的同时,结合自己专业特色,弘扬民族之美,展现民族之魂,共塑百年风华。以下的设计作品中,展现了设计学子的设计特色和创新活力。

山东艺术学院

作品欣赏

山东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光荣与梦想》

作者:孙冀弛 202006064

设计说明:

建党100周年是光荣和梦想的写照,飘扬的红旗、耀眼夺目的党徽、奋不顾身的革命战士们,无一不散发着革命的力量!100年的沧桑巨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东方奇迹,100年的丰功伟业是炎黄子孙的光荣!我们与革命先烈共同站在黄色的土地上,天空是万里蔚蓝晴朗,在天安门前、红色的共产主义伟大旗帜点燃熊熊革命之火,这是中华子孙梦想的归一,党指引前进的方向!

山东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心中有党跟党走》

作者:李欣 202006074

设计说明:

剪纸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美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左边红船身上的红色闪闪发光,船下涛涛的巨浪以云纹形式体现。这天是1921年7月3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结束,向世界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右侧,100年,只在弹指之间,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能让一艘木船变成了飞速前进的高铁,能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整件作品充斥着中国传统纹剪纸纹样,和平鸽在天上展翅翱翔,作品底部呈环形装饰着丰富的花卉纹样和扇形纹样,体现了我们现当代百花齐放,花团锦簇的经济文化现状,作者很巧妙地用中国艺术形式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使观者产生共鸣,从心底里与艺术品进行交流,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美。

山东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建党一百周年之党史纪念册》

作者:湛旭阳 201806165

设计说明:

本方案是一个党史纪念馆,在设计中,我融入了我国江南地区小桥流水的建筑风貌,设计目的是想向观众在展示我党百年成就的同时,身临其境的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在室外的处理上,我灵活的将建筑与室外环境相结合,选择了与建筑共生的蜿蜒的架空廊桥(A.C立面图可见)和两道人造的流水和道路(B立面图可见)中,A.C立面图中与建筑共生的蜿蜒架空廊桥隐喻革命道路的艰苦与不易,道路中生长出来的灌木隐喻革命路上的挫折(会遮挡人前进的视线),人造流水和道路则隐喻中国革命道路就像是溺水行舟一般进难退易。因此当人行走于该建筑上时就可以很好地和这座纪念馆对话可以使得观众跟好的理解我想传达出的情感,也更能切身体会古色古香的风土民情。在室内展区的布局上,我将展区划分为了动区和静区。其中一楼主要展示我党从建党时期到新中国建立时的奋斗发展史。其展示的方式主要有照片陈列,影视播放以及建筑内部所固有的一些造型特点,而我想以这些手法来达到哦想要传达出来目的。因为一楼的展示或多或少会与观众产生一种互动,由此我将一楼定义为了动区。而这些文物只可供人观赏,不宜与观众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因此我将层的展示划分为了静区。

一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一百年社会风貌巨变。

华夏历史五千年,

艺美中华留心间,

设计学子为建党百年献礼,

作品未完待续…

艺术管理学院“拓出中国魂”系列

聆听初心声音,

感悟家国情怀,

回顾党史历程,

艺术传承经典。

艺术管理学院“拓出中国魂”系列活动,

致敬红色经典,铭青春之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艺术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将推出“拓出中国魂”专栏,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典艺术作品的评论分析,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共鉴传统文化的魅力,礼赞中国共产党风雨百年、披荆斩棘、开拓进取、铸就辉煌。艺管学子将评出家国梦,论出中华魂,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山东艺术学院

评《望儿归》中的母亲形象

文/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 杨甜甜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为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郑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五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最终全部战死沙场。”这句话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7日在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重要讲话。而这段话的背景则是来自导演张曼君执导的一部评剧《望儿归》。全剧以母亲郑玉芬的视角来回忆和反思这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抗战,她的儿子们都因抗战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舞台上缓慢的旋律展现着她的悲伤与痛苦,以及她面对国家之危难,义无反顾送儿子们去战场的坚定,表现出一个英雄母亲的爱国主义情怀。

山东艺术学院

在充满期盼的主旋律《望儿归》中,一群粗布衣衫的女人手提竹筐吟唱着河北民歌。“一更里天黑黑,撑起灯儿望儿归。二更里呦黑全全,望儿不归泪涟涟……”母亲郑玉芬伴着凄凉婉转的乐声出现在舞台上,没有激烈的表演,眼神里所传达出来的只有无尽的期盼,她挎着竹筐进入舞群之中,灯光直直打在她瘦弱的身姿上,伴着凄凉婉转的乐声,应和着周围一群妇女的舞动。郑玉芬站在舞台中央倾诉着自己内心的苦楚,吟唱着对失去亲人的想念。饱经风霜的面孔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更加沧桑,向观众唱出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儿子们参军,她和老伴两个逃到了人迹罕至的猪头岭度日,在那里怀上了最小的儿子小仔。然而,苦难并没有终止,四个儿子除了老大全部战死沙场。她从来不敢去想象三个孩子是如何让日寇残杀的,心里的伤痛无法触碰,她宁愿相信自己的儿子们没有牺牲,指不定哪一天就会突然来到她的身边。她就这样等啊等、盼啊盼,思儿的泪水还未干,就听到噩耗传来:“老汉在送军粮的路上死于强盗的枪下,”舞台灯光打在丈夫和她的身上,阴阳相隔的两人在互诉离情。祸不单行,她的大儿子因为偷偷把八路藏在自己家里养伤,被小鬼子发现后处死,而最小的儿子小仔也在逃生的路上被捂死在襁褓中。她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就是在这种极度困窘的生存环境下,一个女人独自挑起生活的重任,继续坚强地面对未知的生活。

山东艺术学院

最让人肝肠寸断的是那场“认子”的戏。日本鬼子把村中所有的青年集合一处,让村里的每一位母亲一一认领,以此找到藏身在村里的八路军。当大儿子永全和八路军小郭都被日本鬼子捆绑吊起来时,在内心巨大的痛苦与挣扎下,母亲踉跄着对自己的儿子哭诉:“莫怪大婶我狠心,将心比心想一想,天下娘哪个没有爱儿心!”郑玉芬的双手随着激烈的弦声颤动得愈发激烈,她单薄的身影和两个儿子重叠交叉,她用双手捂住八路军小郭的嘴巴,生怕他说出来实情。紧接着,她跑到亲儿子面前,双手捧住儿子的脸,眼睛里满是泪水与不舍。演员感人的唱腔和极具戏剧张力的身段表演,将郑玉芬内心巨大的矛盾和冲突,情感的痛苦与决绝在舞台上展露出来。舞台上只有三人——母亲和她的两个“儿子”,郑玉芬在激烈的情感矛盾斗争中舍弃了自己的大儿子,认领了八路军小郭。最终,八路小郭被成功救下,而自己的大儿子永全被活生生地杀死,她的小儿子小仔又因为保护其他乡亲们被捂死在襁褓中,霎时间,母亲郑玉芬因为国家之危难又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保家卫国的正义豪情和超越血缘关系的人间大爱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给予观众内心深深的震撼。

山东艺术学院

该剧曾荣获第十五届文化大奖、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奖、国家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等多个荣誉,在戏剧界赢得无数好评与称赞。坎坷半生的母亲,早已身心疲惫、伤痕累累,但是她始终以昂扬的精神对待悲惨的生活,表达了对人间至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她以独特的生命体验,来自内心的柔软和坚韧来对抗生活给予的一切考验,令人仰望。

往期精彩推荐

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12)| 山艺师生观“艺美中国”红色影片,舞动青春姿态,书写中国力量!

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13)| 山艺师生塑造“艺美中国”最美造型,观红色影片,弘扬爱党爱国精神!

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14)| 山艺师生品读“艺美中国”经典作品,传唱经典红歌,铭刻青春之志!

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15)| 山艺师生讲述“艺美中国”最美故事,欣赏爱国影片,传颂红色经典!

关注山东艺术学院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校园资讯

|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来源| 学生工作部(处)公众号

编辑 | 李艺涵

责任编辑| 王立燕

审核 | 苏茂兴 吕春玉

山东艺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出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东本科院校-山东艺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东艺术学院-初心百年路 逐梦新征程(17)| 山艺师生学习“艺美中国”经典剧目,献礼建党百年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