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 守初心 | 新中国史篇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艺考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2021-6-11 19:35:44 文/苏智源 图/董翔宇

关注

01

新中国名词由来

包头师范学院

1948年8月1日,毛泽东给响应中共“五一节口号”的各民主党派复电中,曾使用过“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年7月,第四小组的某些代表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个名称太长了,用起来累赘。因此就有了另外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将来进入社会主义时再改称“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二是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提出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经过讨论,认为“民主”、“共和”的英语单词的字面含义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在中国译成了两个不同的词组,因此在国名中既有“民主”,又有“共和”就显得重复了,最后,决定采纳张奚若的意见,去掉“民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02

宣布新中国成立

包头师范学院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03

巩固政权

包头师范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中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

04

过渡时期

包头师范学院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共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

05

社会主义探索

包头师范学院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中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

06

改革开放

包头师范学院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07

一国两制

包头师范学院

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2年9月,他在同英国首相会见时,阐述了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1983年他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六条”方针,强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

08

创建经济特区

包头师范学院

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在兴办经济特区之后,又相继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两亿人口的沿海地带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09

现代化建设

包头师范学院

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四大的部署,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一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前达到了邓小平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新成就。

10

香港回归

包头师范学院

1997年7月1日,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和英国王子查尔斯、首相布莱尔等出席仪式。

中国政府实现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1

构建和谐社会

包头师范学院

中共的十六大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 2004年9月,中共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明确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12

北京奥运会

包头师范学院

进入21世纪,中国再次作出决策,支持北京市申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13亿中国人民又一次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期望。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作出决定,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权授予中国北京。 2008年8月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第十三届残奥会。中国政府坚持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发挥举国体制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保障。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在残奥会上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13

中国梦

包头师范学院

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包头师范学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高瞻远瞩、继往开来,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通过回顾这些重大事件,可以深入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认清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地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来源:中国政府网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内蒙古本科院校-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学‘四史’ 守初心 | 新中国史篇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