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正与人类打一场持久战。日前,国内又出现本土确诊病例,这也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面对随时可能反扑的疫情,绝不可放松警惕。同时,在提高全民免疫力方面必须提速,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不仅能有效保护个人健康,也有助于早日构建群体免疫屏障。
钟南山和张伯礼两位医学界院士近日也呼吁,希望民众尽快接种疫苗,筑牢全民控疫的“疫苗屏障”。
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任重道远。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只有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才能有效抵御疫情输入和反弹的风险,护佑人民健康。目前我国每100人接种率只有27%,远远没有达到70%到80%群体免疫的要求。截至2021年5月1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0693.8万剂次。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目前的接种速度、接种比例,距离形成免疫屏障尚有不小差距。
接种疫苗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此轮疫情的一个细节再次凸显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徽、辽宁两地疾控部门均表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对个人的保护,不仅体现在预防感染上,还体现在预防发病、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避免死亡,以及预防接种疫苗再感染的人把病毒传给他人等方面。而且,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阻断病毒传播,还可以阻断变异株的发生。不难看到,接种疫苗不仅是对社会的尽责,本身也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护。
接种疫苗没有观望、犹豫的空间。如果人人心存侥幸,或者认为“别人打了,自己就不用打了”,将阻断病毒传播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如果大家都把接种疫苗的时间往后拖,就会一直有很多人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我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时间就会不断往后延。应接尽接、应接快接,需要每个符合接种条件者的积极自觉行动。
曾经的防疫抗疫经历告诉我们,面对病毒传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如果人人心存侥幸,疫情防控就是空谈。作为防御病毒最为有效和经济的办法,接种疫苗只有达到“应种尽种”,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战胜病毒出“一臂之力”,这份力不仅要出,而且要尽快出,作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更应主动担当,“应种尽种”,凝聚起最终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发布|党委宣传部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部分图文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 羊城晚报 张家口日报
编审|张海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