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
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年5月15日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5日7时1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星,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遥测信号。
看了下面这个视频,你就明白天问一号是如何着陆火星的
↓↓↓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
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是整个火星着陆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时刻。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惊魂九分钟”。
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的后续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搭建起地球和火星之间的通信桥梁。
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今年2月24日成功进入周期为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随后对火星开展了全球遥感探测,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探测分析了火星的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为着陆火星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于2020年7月23日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今已飞行295天,距离地球约3.2亿千米。
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和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推荐阅读
喜报:艺术设计学院王嬿舒获得辽宁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党史学习教育】我校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五四评选表彰暨青春榜样事迹分享会
我校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转自| 中国航天报 新华社
编辑 | 王微 温龙
执行编辑 | 孙东宇 景泽浩
责任编辑 | 李妍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