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上的我们”
辽宁高校红色校史故事融媒体展示
应@沈阳音乐学院 邀约
今天由我们为大家讲述
延安文艺火种的传承故事
延安鲁艺
“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国解放独立奋斗到底。……”这首激昂高亢的《鲁迅艺术学院》校歌,在西北高原革命圣地上,迎着民族解放的曙光而诞生。
1938年,延安宝塔山下,中国共产党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从此,开启了中国革命文艺教育的新纪元,翻开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篇章。
延安鲁艺校址
毛泽东为鲁艺题写校名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训
鲁艺师生在艰苦的岁月里,以艺术为武器,服务人民,服务抗战,坚持艺术创作与群众斗争生活紧密结合,坚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了一大批贴近时代、反映生活的艺术经典杰作,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一川《八百壮士》木刻1938
江丰《开荒》 1939
陈叔亮 《铅印突击工》木刻1940
古元《逃亡地主又归来》1941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鲁艺的发展乃至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1942
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人才从延安鲁艺走向全国,成为一代著名的艺术家、文艺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成为新中国艺术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对中国当代主流艺术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影响,他们穿越时间之河活跃在中国艺术舞台上,奠定了人民新文艺的根基,谱写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恢弘篇章。
力群《鲁艺校景》1944
彦涵《军民合作》年画1944
沃渣《把牲口夺回来》1945
张晓非《识一千字》年画1945
东北鲁艺
“几代鲁艺人,薪火相传
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
在解放战争的礼炮声中
在中国人民
迎来翻身解放的新时代
延安文艺的火种
像燎原的星火
撒遍神州大地”
1945年鲁艺美术部师生离延前合影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决定:“鲁艺迁往东北办学。”
离延前夕,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接见并作临别赠言。毛泽东勉励说:“你们去东北,那里形势紧张,是必争之地。现在还是敌强我弱。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你们这次去东北的任务是争取青年,办大学。”周恩来说:“你们到一个地方必须生根开花,必须联系那里的群众,必须按照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艺术宣传工作,决不能硬搬延安的经验。”
从延安鲁艺到鲁迅美术学院迁校图
迁校队伍行至河北怀来县时,因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电令迁校队伍折转张家口待命。1946年春天,鲁艺奉命继续向东北进发,经过长途跋涉,大队绕道荒无人烟的内蒙草原,经张北、承德、赤峰、林西、林东、白城子辗转至北满齐齐哈尔。
鲁艺展览会——1946年在哈尔滨
1946年,鲁艺并入东北大学复校办学,全称为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并招收新生52名,这是继延安鲁艺之后招收的第七届学员。延安鲁艺在东北开始恢复建制、落地扎根。
1946年鲁艺美术系在佳木斯配合土改
1946年12月,为了配合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的需要,东北局宣传部对鲁艺提出,要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院形式,暂时改为以艺术创作演出实践为主要活动方式,先后组建了五个工作团,即牡丹江鲁艺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一团)、合江鲁艺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二团)、松江鲁艺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三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四团、东北音乐工作团。
1948年11月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
1948年底,完成了光荣使命的东北鲁艺文(音)工团重新集结归一,在沈阳恢复办学,成立鲁迅文艺学院。翌年,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直属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和东北人民行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其中的美术部先后由王曼硕、张仃、杨角等同志任部长。
鲁艺抗美援朝文工团第一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东北局紧急命令东北鲁艺校址迁往哈尔滨,并成立了“鲁艺抗美援朝文工团”奔赴前线慰问演出。
东北美专校址
1952年9月,东北鲁艺奉命迁回沈阳,前往沈阳南湖的新校址(今鲁迅美术学院所在地)。
1953年,东北鲁艺改变了综合艺术办学的形式,在东北鲁艺美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东北美专。
1958年鲁迅美术学院挂牌
1958年,东北美专更名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从此开启了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新篇章。
鲁迅美术学院
只要民族复兴的伟大运动还在进行,鲁艺的火种始终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新科建设语境下的设计学科建设》论坛
进入新时代,学院统筹规划,强化办学的顶层设计,把握时代趋势,顺应国家战略,找准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进一步明确面向未来的办学定位与目标,即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学院。
“双一流”建设推进会
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时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明确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方向,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校企联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物质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
《回延安》展览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召开
当年飘扬在黄河之滨、宝塔山下的中国新文艺大旗,如今高擎在鲁美人的手中。这所具有革命传统的美术学府,坚守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的理念,倡导时代精神、中国气派的学术内涵,在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一流美术学院征途上昂扬前进。
“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空间艺术构造大赛
学生获得2019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
2021年,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万千鲁美人,将继续坚守“爱国为民、团结奋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鲁艺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讲述红色校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请@沈阳化工大学接力
继续讲述红色校史的故事
END
策划丨党委宣传部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
制作丨高浩淞
配音丨冯宇鑫
特别感谢丨 团委 教务处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