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又吃好
沈农有绝招
近日,从辽宁省教育厅获悉,我校陈温福院士、唐亮教授主持的“水稻品质遗传改良与高食味新品种培育及配套生产技术”项目入选首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该项目为唯一农业类入选项目。
本次评选入选项目均立足于国家及辽宁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攻破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在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这个项目为什么这么牛
首先来认识一下项目主持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
陈温福院士长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中国超级稻研究”等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籼粳稻亚远缘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理论研究与新株型资源创制、超级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为我国稻作科学特别是东北水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育成水稻新品种 25 个,其中 5 个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
农学院唐亮教授
唐亮教授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方向研究,现主要研究稻米品质改良、水稻株型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项目等十余项。作为第一或主要完成人选育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沈农 625、沈农 511、沈农 625等11个。研发集成了生物炭基质育苗、稀播壮苗浅植、稳蘖攻粒精准施肥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北方粳稻优质丰产高效生产。
众所周知,超级稻育种为水稻科学进步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粳稻生产正在从产量为主转变为产量和品质并重,甚至食味品质优先。
我校陈温福院士团队的“水稻品质遗传改良与高食味新品种培育及配套生产技术”项目,为了满足人们“吃饱”以后“吃好”的需求,提出了:
复合选择压下多性状聚合育种策略
品质高效评价技术体系
精准配组、高效精准聚合目标基因的育种技术路线
培育出:
36份具有香气、丰产、抗病、抗倒、耐冷、氮高效、早熟等特点的优异种质
11个优质丰产高效粳稻新品种
获得了:
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鉴评金奖
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银奖
辽宁省优质稻品种食味鉴评第一名
其他国际国内权威食味鉴评金奖
研发集成了:
生物炭基质育苗、稀植培壮秧、晚育早插、稳蘖攻粒精准施肥等轻简高效、环境友好的优质丰产高效生产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的大米,
不仅多了,而且更好吃了!
而且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
保障着我们的大米又多又好吃!
陈温福院士和唐亮教授在稻田选种
陈温福院士带领团队,促进辽宁水稻生产由高产为主转向优质、高产、高效并重发展,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标志着北方粳稻继超高产研究后在优质高效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戳视频
看陈温福院士在中国种子大会后的采访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春天代表自然发话:「怎么还下上雪了?!」
声动沈农|聆听党史故事,感受百年风华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沈农人要怎么做?
沈阳农业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图文来自沈农新闻网
视频来自农财网种业宝典
编辑:何睿轩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