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青年学党史
“食”话党史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特别企划
微党课栏目
★ 第一期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从井冈山上星星之火到全国范围解放,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屹立东方,期间经历了起起伏伏,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只有了解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党史故事:
三千孤儿入内蒙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特别企划“食”话党史微党课栏目,秉承着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为同学们讲述党史故事,第一期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
大家好,我是封姝岑,很荣幸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党史故事,党史是一座宝库,是理论思想的宝库、是启迪智慧的宝库、是作风精神的宝库、也是昭示未来的宝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党史故事是“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故事是今年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的小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上个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国连续三年发生了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史称三年困难时期。灾害、饥荒、疾病……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陷入了困难,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面临死亡威胁。这几千个孩子怎么办?国家决定把他们送到食物相对充足的内蒙古。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草原。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刚进草原时,孩子们衣服上都别着一块小布条,上面的数字编号是他们的代号。走进蒙古包,草原额吉给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国秀梅、党育宝、格日勒、娜仁花……1961年,在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的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收养了6个汉族孤儿。有一年春节前夕,政府特批给三千孤儿每人5斤大米,领米地点离张凤仙家有百余里。为了让6个孩子吃上米饭,张凤仙赶着牛车出发了。纷飞的大雪中,张凤仙看不清眼前的路,夜幕下只有牛车发出孤独的吱呀声。她走累了就靠着牛睡一会儿,睡醒了接着走,三天三夜后才回到家。看着6个孩子大口扒拉着米饭,张凤仙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草原额吉接受国家的嘱托,用真情付出诠释大爱无疆,她们不仅把孩子们健康抚养长大,还要他们有出息。有的额吉辞掉工作,专心照看这些孤儿;有的额吉培养出多名大学生;还有的额吉将亲生孩子留在牧区放牧,而送这些孤儿去参军上学。在草原额吉心里,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更是“国家的孩子”。
我的故事讲完了,故事很短,但却是一个人、一群人的一生,往昔,“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动人画卷中,草原母亲对自己的要求是“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今时,全面小康之路上,中国执政党的承诺是“一个也不能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如习近平反复强调的,“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第一期的党史故事讲完了,最后也欢迎同学们广泛来稿!
★ 主讲人简介 ★
封姝岑
2020年九月成功推免取得本硕贯通资格
荣誉称号
2017-2018学年大连工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18级军政训练优秀教官
2019年度优秀团干部
大连市“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团成员
2019-2020社会工作突出贡献奖
任职情况
食品175班生活委员
2018级军训教官
食品185、186班助理班导师
食品学院第十一届团委学生会团委副书记
竞赛荣誉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国家级二等奖
视频/梁晨程、李思波、罗健
排版/任嘉阳
来源/食品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