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辽科大人在家乡的战“疫”故事

辽宁科技大学,艺考

辽宁科技大学

2021-1-28 21:22:01 文/叶浩宇 图/贺婉如

关注

辽宁科技大学

年终岁尾

全国多地疫情多点散发

众多科大学子

积极响应号召

投身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中

践行使命与担当

贡献青春力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聆听他们的战“疫”故事吧

辽宁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于雪

尽己所能,贡献力量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当下疫情形势复杂而严峻,我们正在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大学生我们都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于雪对记者说的话。

于雪是辽宁科技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寒假返乡后,她积极响应金州区的号召,第一时间到自己所在的社区报到,她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在抗疫一线上发光发热。于雪为社区居民挨家挨户运送蔬菜粮食、发放核酸检测所需报表,帮助社区消毒人员打扫楼道卫生,劝导居民不聚众,督促居民佩戴口罩,这是她的日常工作。

大连的天气冷,她的手指常常会冻到僵硬,眉毛上也挂满冰霜,但她从未有一丝怨言。她说:“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皆为战斗员。这场斗争,需要我们众志成城,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

管理学院 王鹤学

青年人要有作为、有担当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王鹤学是沈阳人,沈阳疫情来势汹汹,全民都要进行核酸检测,检测人员多,工作人员少,返乡后的她毅然决然报名成为了一名防疫工作志愿者。

两天内,她为2800多名群众进行核酸检测登记,提醒大家带好口罩,维护检测现场秩序。王鹤学说,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一想到大家共同战胜疫情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就觉得很温暖,浑身充满了干劲。

她说,青年人要迎难而上,要有担当、有作为,要用实际行动与疫情对抗,她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终能共克时艰!

经法学院 孙翌菲

千里返乡,只为心中的责任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孙翌菲是辽科大一名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她寒假选择在外地实习。实习期间,家乡邢台市疫情爆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孙翌菲果断结束实习工作,返乡到河北省唐山市古镇新城御园社区报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的志愿服务工作从最开始的搭帐篷,消毒,到在卡点对出入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对每一个人、每一辆车做好严防严控。从对废弃口罩垃圾箱进行及时清理消毒,再到督促小区居民做好防范措施,每一项工作她都做得十分出色。

她说志愿者人员缺少,每天在卡点工作8小时,虽然很辛苦,但仍会继续坚持在社区抗疫前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材冶学院 王雪磊

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王雪磊家住天津市宝坻区,今年年初疫情再次复发,王雪磊说,去年疫情爆发,我第一时间参与抗疫,今年我毅然决然地再次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计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信息是王雪磊的工作内容,他还为当地居民科普防疫小知识。王雪磊说,再次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我还会细心、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材冶学院 宋雨桐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21年初,沈阳的疫情突然严重起来,病毒涉及的区域面积很广,辽宁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宋雨桐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她说:“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想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1月11日,宋雨桐报名参加了皇姑区新航社区的防疫志愿者工作。在工作期间,天还没亮宋雨桐早早起床,6点半就到岗工作,统计录入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信息、为在居家隔离的居民采购生活用品、对社区楼道进行喷洒消毒等,每一项工作她都做得十分认真。

宋雨桐说,工作之后卫衣都湿透了,虽然很辛苦,但看到社区的居民纷纷竖起的大拇指,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对疫情,我们大学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众志成城,共克时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材冶学院 董百丰

人民有难,我当在前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21年1月11号下午,董百丰所在县城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发现一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县城立即进入战时状态。

社区发布消息一线缺少防疫工作人员,在线招募志愿者。董百丰看到招募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和一线防疫人员战斗在一起。在做志愿工作中,董百丰参与核酸检测登记,人员防控,信息采集以及排查等工作。

他说,我作为一名辽科大人,十分自豪能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也请家人和师长放心,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也会保护好自己。

材冶学院 崔然婷

疫情不止,志愿服务不停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崔然婷应沈阳市康平县防疫指挥部号召,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承担康平县及其周边村镇核酸检测记录录入工作。

崔然婷每天早八点半到晚五点帮助录入核酸检测信息,她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到工作人员,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材冶学院 袁冰

守望相助,我们心在一起

辽宁科技大学

在2020年末,袁冰的家乡沈阳突然爆发了疫情。在学校期间,袁冰一直在关注家乡的疫情,也表示十分的担忧。

在放假回到家之后,袁冰更加真切地了解到沈阳的抗疫情况,她决定为自己的家乡做出一份贡献,也希望沈阳的疫情能尽快有所好转。在做志愿者期间,袁冰在社区帮忙登记统计核酸检测的居民,同时也在各个小区进行防疫知识科普宣传。

袁冰表示:在这次志愿者工作中,她亲身体会到了为社会做贡献的成就感,这段抗疫志愿服务经历让自己更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材冶学院 韦柄霖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由于沈阳地区疫情严重,应沈阳市政府要求,进行全民核酸检测,作为家乡的一分子,韦柄霖决定为此次全民检测做出贡献。他到沈阳市辽中区腰荒地村做了一名志愿者,帮助社区进行扫码登记。韦柄霖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为上千人提供了核酸检测辅助服务,受到了区里领导的表扬。

韦柄霖表示:通过此次志愿活动,他感受到前线医疗工作人员的辛苦,同时他也想为接下来的第二轮、第三轮全民核酸检测继续服务,为沈阳抗疫贡献力量。

经法学院 王涵臻

金普加油,大连必胜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自大连市金普新区疫情爆发以来,作为返乡大学生,王涵臻积极响应金州区疫情防控号召,第一时间联系街道社区,进行志愿者报名。作为学生党员的王涵臻时刻提醒自己应该站在抗疫一线,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

自担任志愿者以来,王涵臻定期负责友谊街道宁海社区金海明珠小区的生活物资配送,把守单元门,并协助医护人员入户进行核酸检测,两个小时检测89户居民,共计227人。

抗疫期间,王涵臻牢记那句口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金普加油,大连必胜!他相信,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大连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疫情不结束,他就绝对不会有所松懈,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尽自己的一份力!

应用学院 李大锴

家乡有难,吾辈义不容辞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身为青年大学生,家乡有难,吾辈义不容辞。放假前夕,李大锴注意到家乡大连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他便提前主动向当地的金州区拥政街道社区提交志愿服务申请。正式上岗的前一天,虽然只是一执勤工作,但是李大锴还是心情澎湃。

接下来几天,对待任务认真负责的李大锴逐渐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他的工作开始从简单的巡逻到运送物品,直到现在直接负责四栋楼400多户1000人的生活物运输工作。

李大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为楼里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会使用手机,所以订菜分菜都要靠手写,靠电话叫。但李大锴通过与各岗位的志愿者默契配合,做到了为这1000人每日提供生活用品保障。他每天上午挨家挨户运输生活物品,下午运送一次本地蔬菜水果。

李大锴说:“在此期间有很多人对我表示感谢,我也感到暖意,也谢谢他们对我们的努力给予支持与理解。病毒无情,但人间有爱,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面旗帜。

应用学院 张天灏

社区防控助人为己任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2021年1月8日,张天灏报名参加了本溪市平山区南地街道永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负责在社区大门口管控出入人员,为往来的居民测量体温。

小区里老人居多,碰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张天灏就主动帮助登记信息。张天灏还负责在社区单元门口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单并进行当日异常数据记录,协助整理疫情防控登记材料。

应用学院 张佳睿

抗击疫情,勇担使命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张佳睿负责社会返乡人员登记工作,在这几天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亲身体会到了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的艰辛 ,他们是居民眼中最美的逆行者 、最帅气的守门员 、最硬核的宣传员 、最暖心的话务员 。张佳睿同时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并支持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

她表示愿意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必将迎来暖阳遍地,春暖花开 !

应用学院 刘显北

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做贡献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刘显北家住营口市鲅鱼圈区,作为一名辽科大青年学生,刘显北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家乡的防疫志愿者工作。

一开始,他负责的工作是协助调查单元楼道的人员排查,给每家每户打电话了解情况。同时,他也负责在社区发放通行证、采集业主信息和出行情况。

刘显北说,大学生应该在抗击疫情这场人民战争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与担当。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中国加油,鲅鱼圈加油!

应用学院 邢海芳

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辽宁科技大学

邢海芳家住大连市金州区,测量体温、查验证件、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这是邢海芳的日常工作。

天气很冷,有时拿笔、拿测温器的手都冻得发麻,但邢海芳依旧认真负责地进行登记、测温。有时晚饭顾不上吃,饿着肚子,但他也没有一丝怨言。他说,只要大家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一定能很快战胜疫情。

应用学院 张雨泽

在任何岗位都认真负责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张雨泽刚刚放假到家就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投身到当地志愿服务。

返乡第二天,他早早来到了岗位,穿好志愿者的红马甲,做好防护措施开始工作。他每天八点准时到岗,每天坚持工作近十个小时,报送统计表,体温排查表、外来人员登记表、发热人群表等。

除此以外,他还负责对各乡村道口来往车辆、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登记,健康码及行程码的检查工作。数百名行人,手中的测温枪不断地举落千余次。他说,做一天志愿者,就要做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

辽宁科技大学

疫情之下

辽科大学生抗疫志愿者

选择勇敢逆行

用执着和坚守

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像暖阳一般

带来了无限的温暖与感动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

只有平平凡凡的行动

感谢有你

感谢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策划 | 大学生通讯社

素材来源 | 钢铁摇篮辽宁科技大学团委

编辑 | 来嘉妮 李超凡

责编 | 殷玮凡 刘美麟 王少娜

欢迎关注@辽宁科技大学

投稿邮箱:lnkjdxdxstxs@126.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辽宁科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辽宁科技大学-“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辽科大人在家乡的战“疫”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