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作认真勤恳
他们的行动坚定深沉
他们是最平凡的连大人
他们用责任彰显连大魂
5月24日、28日,我校分别迎来第二、第三批返校毕业生。为确保返校复学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有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勇挑重担,有的人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参与志愿服务,大家全力以赴、全员参与,共抗疫情,出色地完成了防控检查、接待服务、后勤保障等工作。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走进校园,捕捉他们最美的身影。
校园安全的
“守卫者”
每天负责600+辆车
登记测温
保卫处的阵地可谓是我校防疫工作的首道防线,承担着管理进出车辆、人员等艰巨的任务。疫情期间,我校因有若干基建项目正在施工,因此除正常的教职工私家车、班车外,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要对每辆施工汽车登记、测温、排查。据粗略统计,每天校园进出车辆多达600余辆。保卫处工作人员均一一核实证件数量与实际车载人数,确保没有一例无证出入校园的情况发生。
常有施工人员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码,保卫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毫不松懈,坚持帮助其取下SIM卡,再安装到智能手机中扫描安全码,成功获取后才可放行。24日、28日返校当天,保卫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除组织同学们井然有序入校,还主动承担起了“搬运工”的职责,帮助行李沉重的同学搬送物品。
为保证师生安全,打好防疫之战,全部保卫处工作人员均从24号起实行住校封闭管理,24小时保卫校园。他们坚定地守护着校园这扇大门,用行动体现着责任与担当。
平凡人说
请输入
经济管理学院
志愿者姜琳
2020年伊始至今,我从一名社区志愿者到留学生义务代购再到校园检查检验服务志愿者,身份的不断叠加更激发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学校保卫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志愿者都在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服务任务。有机会和这么多志愿者一起为我们的校园防疫工作尽一份心力是我的荣幸!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接受着不同的挑战,相信连大人的精神也将在此期间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升华。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都需身披铠甲、所向披靡,为胜利那一刻的到来,坚持到底!
保卫处
韩境
2020年早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拉开序幕,作为疫情防控校园安保工作的一份子,我深深地被保卫处同志们团结协作,忘我工作的氛围所感染,随着学生返校日的到来,疫情防控任务更加繁重,保卫处年龄最大的杨绪海同志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工作。在他们的感召下,作为保卫处最年轻的我,感到有责任承担起更繁重的任务,于是我也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决定学生返校后住校参加战斗。
在住校的日日夜夜里,从起初,我被同志们忘我精神所感动,到后来,我对人生的意义又展开了深入思考。我深深地感到“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也深刻地理解、体会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之崇高境界。在疫情防控这辆战车上,我愿意做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在战斗中成熟、成长。
党委宣传部
志愿者杨广敏
2020年初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华夏大地肆虐,看着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驰援武汉,看着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挺身而出为抗疫,为挽救生命,为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体力,我的心里也随之澎湃,时刻充满着做一名志愿者为战疫尽一份力的想法。感谢返校复学后学校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在得知志愿者征集的第一时间,我就向党组织报名表达了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的意愿。
从参与医学部组织的疫情防控培训,到真正上岗成为我校核查检验服务岗位的第一批志愿者,虽然只有两天时间,但我充分学习了防疫防控相关知识,并更真切地得以体会一线医护、防控工作者的辛劳,我也因此更加珍惜如今的平安生活,也更加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自豪感。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会坚持做好志愿者工作,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学生日常生活的
“贴心人”
每日校内行驶20+公里
的全能管家
从北9宿舍楼到食堂并不算远,可在24日返校同学回到宿舍之后,宿舍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竟然每日在其间往返超过20公里。这背后,是宿管人员对同学们如自己孩子般的疼爱和关照。
“半夜十一点回来的孩子,半小时之内也肯定能吃上饭。”一位宿管工作人员说。
24日,284名省外非重点地区同学返校,需进行隔离和核酸检测,期间不能出入宿舍,并且还要每天按时汇报体温。这一切起居、饮食、防控的重任全都压在了宿管中心工作人员的肩头。284人的订餐、代购、体温异常等日常需要已相当复杂,在此期间还会出现行李箱损坏、衣柜门锁丢失等无数想象不到的情况。
宿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妈妈般的体贴,外卖员般的迅速,修理工般的技艺,全面保障了同学们的隔离生活。无论是面对每天数次的消杀,午夜的订餐,临时增加的疙瘩汤,轮子破损的行李箱,还是无法打开的衣柜门,宿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为同学们服务。
尽管这些工作没有前线战士的英勇和伟大,但正是这份琐碎和平凡,才真正体现出了连大对莲子们的深深情谊和温暖的关怀。
平凡人说
请输入
宿舍管理中心
吴国伟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经来到6月,往日热闹的校园,因为疫情变得有些冷清。终于,在24日,第二批毕业生返校,校园又能听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了。为了确保返校学生的安全,我和其他负责学生宿舍服务的门卫、保洁员叔叔阿姨们也开始了在校园内集中封闭住宿的19天。尽管疲惫,尽管想念家人,但是大家都说:“为了学生们的安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让同学们度过一段舒心、暖心的校园时光。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物资保障的
“大管家”
20000+个口罩
一天整理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资处在部门负责人带领下,在疫情防控期间冲在一线,多次往返学校与各个基层单位之间,在门诊部、总务处的积极配合下,在疫情防控物资吃紧的情况下,调动多方资源,为防控物资的保障工作奔走。
为切实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尤其是返程、返校期间的疫情防控物资充足,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国资处的全体员工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体要求,想方设法配合疫情防控用房调控、防控物资采购、物资储备和发放等工作,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所需应急物资储备和供给,并将数量庞大的防疫物资一一清点整理好。
为了能够尽快将防控物资储备齐全,并第一时间发放到防控一线的单位和人员手中,学校采购了防护服、口罩、医用酒精、额温枪、84消毒液等紧缺管控物资。这期间,每次采购物资到货,国资处人员都第一时间赶往学校,设立防控物资专用储备室,将物资清点完毕,并按照规定登记入库,按实际需求发放给防控一线单位使用。我校海内外校友积极回馈母校,为我校捐赠各种防控物资,国资处人员全程参与接收、核实、储备捐赠物资的工作,为我校筹备开学防疫物资准备打下坚实物质保障。
平凡人说
请输入
国资处
任静波
经历了寒假、开学,从寒风刺骨的3月到花团锦簇的6月,从防控物资的接收、盘点、整理仓库、上架,再到物资的发放、对账等等工作,我对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口罩、一次性手套、额温枪、红外线杀菌灯、防护服、后背式喷撒器、水银温度计……以前从来没有接触的东西,现在如数家珍。在处里领导手把手的指导下,通过我们国资处的工作,防控一线的各位老师有了工作的防护装备,返校的同学们有了万全的保护,我心里充满了幸福。
上架物资的辛苦,盘点库房的琐碎,发放物资的较真是一种贡献,更是一种责任。能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上荣光。也愿疫情期间,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祖国的未来能平安返校和回家。我自豪,这里有我的一份力量。
安全用餐的
“守护者”
每次需要9个人
合作打包的盒饭
随着学校返校复学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职工回到了工作岗位,随之而来的便是餐饮问题。
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食堂得到了有序的管理和组织,进入餐厅必须经过手消和测温,排队间隔一米以上。同时,教工食堂的员工和志愿者将餐厅重新布置,严格实行一人一桌,同向而坐的就餐方式。并且取消自助,鼓励打包带走。
打包带走,实际上增加了食堂员工的负担。教职员工的餐盒共有9个格子,因此也就需要9个人来配合,每一份传递到教职工手中的盒饭都经过了9道细致耐心的盛装工序。每日,这样的盒饭最少需要装350盒,也就要产生350次合作。这些数字背后不仅体现了连大人无怨无悔的工作态度,更昭示了连大人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
平凡人说
请输入
人文学部
志愿者刘素媛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时刻心系祖国的安危,相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一直希望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5月8日,全校教师恢复工作后,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志愿者。由于没有健康证,我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
但当我站在教工食堂门口,认真地为每一名就餐的教职工测量体温时,内心依然感到了充实和满足。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职工加入进了志愿者队伍,各部门的工作也更加稳定有序地开展。
祝愿疫情早日结束,祝福每一位连大人平安健康。
专业防控的
“实践者”
每次任务3分钟内
必定达到
我校门诊部,在疫情防控期间承担着重要工作,几乎在每一环节都要和其他部门参与和配合,可谓事无巨细。
从培训志愿者体温计的使用,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从机场、车站的迎接,到全过程的消杀处理。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耐力、体力的极大考验。
正是有了门诊部员工和志愿者们与各部门的团结协作,以及对“责任”二字的诠释,我校才取得了返校复学工作的圆满胜利。
平凡人说
请输入
继续教育学院
志愿者张伟
我作为继续教育学院的一名志愿者,很荣幸在疫情期间被分配到门诊部工作。
虽有一定心理准备,但第一天结束门诊部的工作后,我依然为门诊部巨大的工作量感到震惊,同时也更加佩服门诊部这个集体。当我看到他们接到工作任务时,自上而下,紧张有序,训练有素时;当我看到他们结束专业任务,脱下防护服,汗水从脸庞滑落时;当我对他们说你们太辛苦了,他们却说这是应该的时,我为我身处这样一个团结、有凝聚力的集体感到骄傲。我向领导表达我对这个集体的敬意,同时,数次请求多为我安排一些任务,请求不要把我当作客人,要当作战友。同事们一起说,经过这些天的共同奋战,我们早已是战友了。
那一刻我倍受感动,这些天的志愿者经历将会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有这些勇于担当的同志们,我坚信连大的明天会更美好!
医学院
志愿者陈颖卿
我叫陈颖卿,是一名刚入职半年的医学院检验系教师。疫情发生以来,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新冠肺炎的发展动态,当看到学校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时,我心潮澎湃,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学校医疗救护岗位的防疫志愿者,协助学校接待返校学生,对学生们的行李及医疗废弃物品进行消菌杀毒,同时用自己掌握的医学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做好个人防护。
近半个月的志愿者工作,每当穿上医用防护服我就像两个肩膀上挑起了责任与担当一样,这一切促使着我做好每一项工作。由于防护服不透气,穿上不到15分钟人就已经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呼吸不畅,这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的艰辛。不过考虑到学生们在这场疫情笼罩的毕业季里能够安全返回母校,向自己的导师和朋友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感谢,我觉得这点辛苦和劳累都不足挂齿。
劳累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温暖的师生情谊。当我们志愿者老师饥肠辘辘的时候,有同学给我们送糖、送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莲子们对老师的爱和敬意。
我希望我们大连大学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越走越好。作为学校的年轻主力军,今后学校需要我们的时候,我还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学校安排的工作中,为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院
志愿者闫建义
5月28日,我第二次作为医疗救护岗位志愿者,在“测量区”为返校同学测量体温。5月初,我第一时间向医学院党总支递交了请战书,感谢学校党委对我的信任,让我成为一名医疗救助志愿者。
“同学你好,请把手腕放到体温计检测口,10厘米以内,36.1℃,放心,体温正常。”
“学生您好,手腕温度太低了,可能由于手腕裸露外界时间太长了,麻烦你用额头再测一次体温,35.9℃,体温正常。”
“学生您好,你刚下车,满头是汗,请先休息,等一会,重新再测量一次,36.5℃,体温正常。”
参与测量的同学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工作做的越细致,工作越严谨,返校同学越放心,安心。学生通过检测口时,简单的一句“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我们倍感温馨,也同时体现了学生对我们返校所做的工作满意和认同。每当这时,我都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非常值得。
护送学生的
暖心“大白”
往返80+公里的爱
自5月24日起,第二、第三批毕业生将大量返校,我校迎接车辆出现紧缺,学校紧急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志愿参加迎接返校生工作。接到通知后,我校教职工踊跃报名,纷纷要求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在众多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下,我校的迎接任务,顺利完成。第二批284名返校生均平安抵达。
从机场到学校80余公里的路程,是用师生情谊铺筑的,上面的每一步,都书写了连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平凡人说
请输入
党委宣传部
志愿者邓天峰
5月14日是第一批学生返校的日子,得知接站车辆紧张,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志愿接站的工作中。连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漂泊在外的孩子要回家了,我们所有人这么多天的严格要求、细致准备,不就是为了此刻的团聚么?这一刻我们所有志愿者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允许咱家的孩子有一点点的危险,受一点点委屈。相信这次久别之后的重逢,将会永远烙印在每个老师、学生的心里。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参加志愿服务?我想用纪念园里的一句话回答:历史赋予我们每个人经历重大事件的机遇并不多,现在不博,更待何时?身为一个连大人,每个重要的时刻我都希望能够参与其中,许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这段时光,我会说:那一年,我们一起抵抗一种叫做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那一年,我在连大经历这一切。
这就是连大人
脚踏实地做好平凡事
这就是连大人
勤恳认真干好分内活
一切伟大都是平凡的累积
一切平凡都是伟大的浓缩
让我们向每个挺身而出的连大人
致敬
编辑|陈萨日娜
技编|陈萨日娜 吉 娜
封面|李开来
校对|龙 宇
责编|宇 宸
请为连大令人感动的平凡人点亮“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