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校90周年系列之红医故事(十)】组建北安医院

关注

组建北安医院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医科大学作为我党我军创办最早的医学院校,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当战争的号角再次吹响,全校师生更是责无旁贷,人人争着为抗美援朝作贡献。学校先是接受东北人民军政府的委托培养军医,1950年687名军医学员入学。195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奉命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部分迁校至黑龙江省北安县,进行基础课教学;由医院抽调120人组建中国医科大学北安医院,任务是抢救、医治在朝鲜战场上受伤的伤员。

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正北方,靠近祖国边境,最低气温零下42摄氏度。学校10月接到命令时,那里已是冰天雪地。基础部教师在北安北岗负责安排四十二期、四十三期的基础课教学。附属医院承担组建中国医科大学北安医院的任务。任务下达后,附属医院受派的120名医护人员行动迅速,没有人提出任何困难,欣然服从分配。副院长杨克勤、助理院长郭子恒亲自带队,孟兆麟、聂尚贤、赵庆成、金耀清、姜树德、张淑琴、徐趾麟、陈卓君、富丽影等各科医护人员和日本友人松原、羽鸟和护士中岛等一同开赴北安。高护一期、二期、三期学生,因工作急需提前毕业。部分学生一同前往,承担大部分护理任务。许国瑄在完成哈尔滨教学任务后,于1950年底改赴北安,在北安医院负责内科医疗工作两年余。

北安医院设于县政府院内,分一、二两所,共9个外科病房和1个内科病房,可容伤员约1000人。1951年1月,任命孟兆麟为副院长,郭建政为医务科长,李廷敏、姜式文分别任一、二所所长,李柏廷为协理员。中国医大北安医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后勤部第六医管局直接领导。建院中,尽管正处于零下40摄氏度的严冬,但大家心情火热,欣慰于伤病员的迅速康复,力量源自寄希望于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当时,医院设备十分简陋。床铺都是由木板搭成的通铺。医务人员为病人输液、换药需爬上通铺,跪着进行处置。

伴随前方战场形势的不同变化,转送后方的伤员时多时少,每批数十人、百余人,甚至数百人不等。在接受大批伤员时,全体职工及学员紧急联合行动,每个人都是担架员、护理员、救护员、办事员、后勤供应员,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安排处置伤员,迅速地为伤员擦拭泥土、血迹,更换衣服,进行伤口处理。紧急手术有时每天40余例,48小时连续工作,不眠不休。医、护、学员的血,经常直接输给急需抢救的伤员。

为了激发全体职工、学员的爱国主义热情,院领导多次组织英雄、功臣事迹报告会;组建了“伤病员健康连”,组织开展一切有利于伤病员恢复健康的活动。

在紧张的医疗工作中,先后举办了3次短期“创伤外科”学习班,为提高医疗质量创造了重要条件;举办了50余人的护理专业学习班,优秀者留院做护士工作,充实了护理队伍;举办了两期“护士长管理工作学习班”,使护理管理、技术水平都有了提高。

随着前线战争缓和,医疗任务逐渐减少,北安医院胜利地完成了历史任务。1953年4月,医院全迁于大连市,组建市康复医院。半年后,孟兆麟、赵庆成等调往辽宁中医学院工作,李廷敏、许国瑄等人调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在北安工作期间,大家紧密团结,亲密无间,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的事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编辑:党委宣传部

温馨提示:在浏览“【庆祝建校90周年系列之红医故事(十)】组建北安医院”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中国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医科大学-【庆祝建校90周年系列之红医故事(十)】组建北安医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