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超,中共党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立足岗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十八年。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知行合一的这条路上,孔令超老师坚持自身为师、传道、授业、解惑之根本,始终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践行着既雕既琢的实干精神,诠释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以爱为本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做一个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孔令超老师在师德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她通过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塑造了自己的勤恳奉献、锐意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崇德向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着思政课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爱岗敬业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孔令超老师坚信,教育就是守护社会良心的底线,那么教书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因为对这项事业的理解,孔老师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学事业的心。这种爱不只是一种言辞表达上的深情,更体现为一种春风化雨的能力。
作为教师始终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爱学生就要努力给学生带来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课堂。因此,她从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一直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待自己。在教学上她不仅上课一丝不苟,备课精益求精,还不断课后钻研业务,虚心求教。尽管从教十八年,但对其每一轮重复讲授的课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以寻找最新素材来充实教学内容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种奉献精神不只体现在课堂的兢兢业业上,更是贯穿到整个日常教学活动中,延伸到学生课外辅导上。她始终强调知识和方法并举,并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解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塑造学生求知上的独立人格。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激励方式进行传道授业。在课后她付诸大量时间为学生解惑答疑,深受学生爱戴。
从教十八年来孔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获得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辽宁省思政课精品教案一等奖。被评为辽宁省思政课教学能手。
扎实教研 为教书育人提供有力支撑
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指导学生的同时,孔令超老师还在教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通过深入调研,率先将微信平台引入课堂,建立起省内第一个思政课微信平台。尝试运用手机APP完成思政课过程性考核,获批校级教改立项。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小学德育教育协同机制,获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同时,她还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带领教学团队加大力度开展课程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雷锋精神概论》获批国家一流课程。
全心关爱学生 努力提高育人质量
走近孔令超老师,你会发现,她的工作作风就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外,她担任学校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提供指导。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总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对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的苦恼,更是设身处地地急学生之急、苦学生之苦。对家庭困难的同学,除了给予其积极的勉励更是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孔令超老师深知,在思政课教学这片热土中,她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拼博。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执著追求,无私奉献,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讲台人生。
供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编辑|吴丽萍 周晓欢 关鹏
审核|陈雪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校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关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官方微信即刻开启辽石化之旅欢迎有才华、有睿识的你捕捉智慧的光点形成文字、图片、视频踊跃投“稿”!
投稿发表即有综测
微信号:LSHU-1950
投稿邮箱:lnsyhgdxxmtzx@163.com
微信公众号来源网络的图片或文章,版权归作者,
如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4-56865009
粉丝QQ1群:161401182
粉丝QQ2群:752258083
粉丝QQ3群:258806712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