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话”专业
1
专业发展概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包括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传感器、信息与网络通信等诸多技术领域,是一个工程性和基础性都很强的宽口径专业。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87年,是全国建筑类院校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办学经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特色示范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四,辽宁省内率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申请。
2
专业培养特色
沈阳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的多学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学校发展定位,立足行业发展,突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为特色,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建筑电气、楼宇自动化、电力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系统分析、设备控制、技术研发、工程与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厂实地参观学习
建筑工地现场观摩
3
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体系重基础、强实践、突出专业特点、反映时代特色。课程设置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注重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结合、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技术结合。主干课程有:电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建筑供配电、电力系统基础、建筑消防及保安技术等。
大学一年和二年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及工程基础课程,学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论基础知识;三年和四年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在满足专业培养通用标准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建筑电气为特色的课程,深入学习建筑电气各系统的工程原理、设计方法等,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开设各类实践环节,大一开设《认识实习》,使学生对专业工作环境和工程问题进一步的认知,大二开设《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实现对简单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大三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建筑供配电课程设计》,培养工程系统设计能力;大四开设《智能建筑设计》以及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对电气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复杂建筑电气工程问题。
卫星电视实验
电气设计实验
毕业设计指导
5
师资力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现有专任教师13人(不含实验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5%,硕士以上教师比例100%。专任教师中具有行业经历教师1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双师双能型教师7人,形成团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劲、工程经验丰富的新型教学梯队。
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已完成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重大课题;已在本领域著名国际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等收录60余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等专利授权3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获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
6
办学条件与优势
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以加强校企联合为途径,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关键,构建了完整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和办学条件。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2人,专业教师31人,实验教师11人,专业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21人。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具有注册建筑电气师职业资格3人。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竞赛,近三年指导学生荣获国际、国内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国内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机器人竞赛等创新竞赛奖200余项。
项目实习
为学生提供各种动手实践环境,专业实验室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拥有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PLC、建筑供配电、单片机原理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电机拖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楼宇智能控制、BIM与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与国内外企业合作,联合建立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实验室。目前已和西门子、罗克韦尔等多家国际著名公司建立了先进技术联合实验室,此外,与用人单位共建了8个实习实训基地,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众多专业,构建了建筑行业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共享、多模块组合的全过程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工程化、综合化、系统化和集成化。
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智能建筑技术科研与教学实践。利用辽宁省智能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我校的有力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强化工程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设计院、房地产公司、建筑工程及监理、楼宇自动控制、研究所、建筑安装公司、电力部门、大中专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等,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前茅,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获奖证书
国际竞赛
参观学习
校外认识实习
7
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电网、设计院所及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电气工程、建筑电气自动化等相关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校友评价
8
学习体验
课上,教课的老师态度严谨,一丝不苟,尽力把教学大纲内容诠释得通透和明白,希望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收专业知识。课下,辅导员、班主任和学办的老师们也是尽心尽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余生活等等是老师们每日关心的话题。在建大,在信息学院,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更像是朋友,而不仅仅是师生。感谢老师们这四年来的辛苦培育,我找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人生方向,明白拼搏和努力的意义。
——大四学长
我眼中的建大——这里环境优美:到校园里走走转转,稻香田园、中央水系、雷锋庭院……一帧帧一幅幅都可以用相机定格、记录瞬间。
这里学风浓厚:去图书馆长廊瞅瞅看看,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图书馆内的莘莘学子奋笔疾书、孜孜不倦;从传道授业到谈天说地,长廊里的老师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
——大三学姐
9
校友风采
胡小南,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全国销售部黑龙江区域经理,沈阳建筑大学02级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施耐德电气是全球能源管理及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
毕从福,沈阳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6届毕业生,目前就职于中建八局东北公司,任东北公司助理总经理、机电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辽宁省建筑业协会特邀专家讲师,大连市劳动模范,中建八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吴岩,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级毕业生,2018年8月,带着母校深深的祝福,怀揣着满满的向往与期待,我成为了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的一员,目前就职于国网宽甸供电分公司中心厅副主任。
邱俊,沈阳建筑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4级毕业生,目前在湖南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研究生。
孔帅,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7级毕业生,目前我就职于融创中国华北区域集团沈阳公司,任片区机电负责人。
李雨晴,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5级毕业生,目前升学至东北大学攻读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
潘毓笙,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6级毕业生,目前升学至天津大学攻读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
10
名师寄语
寄语: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生。夙兴夜寐勤为乐,才情卓荦大有成。希望学子们秉承崇高理想,胸怀大志,刻苦学习,让青春之光闪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奋斗的征程中。
刘剑,三级教授。
寄语:
来到沈阳建筑大学的电气专业学习,我觉得你一定不会后悔,我们也希望能和你、你们一起成长。另外我也想提醒大家,在大学里多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多了很多诱惑,少了高中时班主任和父母的监督,希望大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和约束自己是大学里该学会的重要本领。希望大家能及早的进行人生规划,并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
刘美菊 ,博士,副教授
寄语:
同学们来沈阳建筑大学吧,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飞舞!因为:这里有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老师,他们会让你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家的温暖;这里有崭新的、先进的实验设备,它们会让你贴近实际、把握科技的脉搏;这里有建筑电气领域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它们会让你了解先进技术发展的趋势,更清晰的看见未来!我坚信,通过你们刻苦努力的学习,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仅能开拓你们的眼界、增长你们的知识、丰富你们的阅历、锻炼你们的身心,还能放飞你们理想和儿时的梦!快来吧,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的绿水青山在建大校园里奋力奔跑!
郭喜峰,博士,副教授。
寄语:
在生活中学习微笑,在微笑中学习生活,在微笑的生活中感悟生命的伟大价值,体验人生的无限快慰。让欢笑声时时充满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
英宇,博士,副教授
11
学长寄语
寄语:
希望你们将过去的成败得失都清零,在新的起点开启你的人生,展露锋芒、大放光彩。
李元婧,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电气2017级学生。
寄语:
借此机会希望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道路,努力进取,克服难关,坚持梦想,创造未来。
刘润中,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级学生。
图文编辑 |李 特
指导教师 |张 琳
图文来源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