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罗盛教—永恒的国际主义精神丰碑

长春师范大学,艺考

长春师范大学

2021-2-28 12:30:32 文/石磊 图/贾翔

关注

长春师范大学

罗盛教——永恒的国际主义精神丰碑

人物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

罗盛教,原名罗雨成,1931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1946年入省立九师附小(吉首大学师范院附属小学)就读。1947年免试升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湘西重镇沅陵解放了。这年11月,年仅18岁的罗盛教,抱着保家卫国的赤热之心,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并考入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同年3月毕业,分配在四十七军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罗盛教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派在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于1951年4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革命事迹

长春师范大学

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

长春师范大学

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了表彰罗盛教用生命救出朝鲜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他还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革命启示

长春师范大学

为了纪念罗盛教和罗盛教勇救落水儿童的善举,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授罗盛教"模范青年团员"称号。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长春师范大学

罗盛教烈士见义勇为的精神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大学生也应以罗盛教为榜样、为偶像,在保家卫国的同时,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见义勇为的精神,诠释何为真正的铁血军魂、智慧光芒和生命真谛。

长春师范大学

资料来源:百度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校对:任可

指导老师:赵士初

一起追寻红色记忆!!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长春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长春师范大学-【党史故事】罗盛教—永恒的国际主义精神丰碑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