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文:风雨兼程三十载 念念不忘“吉大情”

艺考栏目头像

吉林大学

2021/11/29

关注

11月7日,一个寻常的周末,山西运城迎来入冬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天,吉林长春漫天的雪花也在空中飞舞……而与这寒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地会场的热潮涌动、座无虚席。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考古专业优秀校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田建文结合30多年学习工作经历,以“我的吉大情”为题,在吉林大学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和校本部考古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的全体学员和吉大考古学院2019级考古学专业全体同学作了一堂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励志报告。

“小才子”:不负热爱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捡陶片的。这是人们对田野考古的夸张描述,却从一个侧面道出了这份工作的艰辛。相信每一位考古人都明白,时间的重量和空间的距离——”,田建文真诚平和的开场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1980年,15岁的田建文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少不更事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张忠培教授。北大四年学习结束后,这个“小才子”毅然来到侯马考古工作站,一门心思扎根田野。历经两年的基层淬炼,1986年,田建文被中国考古界泰斗苏秉琦先生看中,并被推荐报考张忠培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苏秉琦当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去读吧!跟忠培学,没错!”。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从紧张备考到金榜题名,从崇敬佩服到终生难忘。多年以后,田建文才知道,张忠培教授为录取他专门向上级报告,免去他的代培费。田建文说,他欠恩师的不只是培养费,还有难以报答的恩情。田建文从“1986年的吉林大学”讲起,深情回忆了35年前走进吉大的点点滴滴。田建文回忆起吉林大学时任副校长的林沄老师在1986级全体新生欢迎会上的讲话。几十年过去了,田建文耳边时常传来林沄先生的殷切希望,年轻时的记忆终生难忘。

“先做人”:不忘恩师

吉林大学

1986年9月,田建文刚入学时,与师姐、师弟们去张忠培先生家拜访,先生笑着对他说:“比我上次见你时,长高了!”田建文说:“现在想起来这句话心里还是暖洋洋的。”“跟我学考古,先学做人!”张忠培告诉自己的学生。“不管以前学术背景如何,只要一进吉大门,就是一家人!”在田建文的记忆中,张忠培先生是一位彻彻底底的考古学家,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正直无私,对学生素以严格著称。

读研期间,田建文不仅领略了吉大考古风采,而且成了张忠培先生的爱徒,时时被耳提面命。“当面批评,背后表扬,张忠培先生最喜欢别人给他说,您的学生写得文章好!”田建文的言语中道尽了老一辈考古人对青年学子的扶持和关爱,讲述了考古人追求学问的严谨和执著。张忠培先生会用博士研究生的标准要求所有硕士研究生。先生曾说:“不严格要求你们,是害你们呐!”在田建文记忆中,张忠培先生从不准备讲义和备课薄,这一点也直接影响着田建文,直到现在他无论作多长时间的报告,也不用发言稿。

吉林大学

田建文始终不忘张忠培先生的教育名言:“学生是学校的生命线!我要管我的学生一辈子!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因为张忠培先生就是一位重视实践,和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及认识再经实践检验的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育人为先,“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立足东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专业理念,“典型引路、能者先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让田建文和他的同学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人尽其才。

“一根筋”:不遗余力

经过吉林大学3年的学习,田建文从思想观念上对考古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对考古学研究也逐渐达到如鱼得水的新境界。他说:“考古是连接古今的一项事业,考古发现的惊喜与研究的愉悦,成了我‘养生’的手段,成为了我的事业我的心。”

吉林大学

苏秉琦、张忠培两位先生是中国考古界的顶级人物,被他们青睐,是考古人都羡慕的事。然而,田建文并未利用两位“贵人”的影响力。1989年6月在吉林大学研究生毕业时,有机会留在北京,他放弃了;回到山西,可以留在太原的山西考古所总部,他又放弃了。大家都说他“一根筋”,常年行走在荒郊野岭,风餐露宿图个啥?田建文骨子里热爱这项事业,心里有个目标:找到山西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就必须做田野考古。他不畏艰辛、苦心坚守,回到侯马工作站,充满活力的田建文和同事们经常是说走就走,拿上手铲、陶片袋,骑着自行车,踏查每一处可能的遗址。1991年,他和同事们经过艰苦的田野考察,终于发现了迄今为止山西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枣园文化遗址。

“生死劫”:不惧磨难

正当田建文在田野考古领域大显身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不得不暂停了前进的脚步。1997年4月,田建文从考古工地返回途中遭遇车祸。开颅手术挺成功,人救过来了。一周后,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的田建文,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心里又一直记挂着工地,就偷偷跑出医院回到了考古工地。然而,脆弱的颅脑怎经得起如此颠簸!仅仅4个小时,再次颅内大出血。此后,他又进行了两次开颅手术。这么一折腾,田建文落下严重的后遗症——说不出话,走不了路。在家康复几个月,效果并不理想。深知田建文秉性的同事们,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去考古工地康复!

奇迹真的出现了!1999年,田建文身体恢复一些后,他受到“照顾”,被安排到山西金墓博物馆任馆长。然而,2004年,难以割舍的田野情结,让他再次选择回到了考古工地。“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田建文暗自定下目标,“我们这一代考古人身上,寄托着苏先生、张先生等两代考古人的期望,不做出成绩,对不起两代人”。此后,绛县横水西周墓地、上郭古城遗址、曹家庄汉代墓葬、闻喜上郭——邱家庄遗址……他主持的每一个发掘项目,都取得重要成果。他说:“和老辈人相比,现在的考古人,特别是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精神。我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年轻人做好表率,让他们早日挑起田野考古的大梁!”

吉林大学

202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选定了就一直爱》为题,对田建文的事迹进行了报道。9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在全省文物系统开展向田建文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学习他的“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甘于奉献的考古情怀”“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不为会议写文章,不为职称写文章,不为稿费写文章;你要踩在我的肩膀上搞研究,才能超过我;聪明的人有无数,但未必都能成才、成家,非得下苦功夫不可。”这是张忠培先生给学生的教诲,报告会最后,田建文用这一段深情分享,回望了吉大考古人的家国情怀和学术志向。

吉大考古的学术风骨,在两地会场久久回荡……

文 / 记者 张宏伟

排版 / 陈蓄涵

温馨提示:在浏览“田建文:风雨兼程三十载 念念不忘“吉大情””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吉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吉林大学-田建文:风雨兼程三十载 念念不忘“吉大情”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