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面镜子

鹰潭望古画室,艺考

鹰潭望古画室

2020-9-18 17:07:59 文/赵天宇 图/冯婉如

关注

鹰潭望古画室

一个为了绘画可以不顾一切的人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里有一幅画,它独享一个房间,这并不多见。

当我们凝视它的时候,仿佛可以感受到画布上正在流动的生命力,这幅画叫《夜巡》,它的作者是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

鹰潭望古画室

《夜巡》 伦勃朗 1642 年

如今,因为这幅画来到阿姆斯特丹的人不计其数,但在 300 年前,它却将伦勃朗的余生置入窘境——

事情发生在 1642 年,伦勃朗 36 岁。那年有 16 个保安射手凑钱请伦勃朗画群像,要把这么多人安排在一幅画中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伦勃朗设计了一个场景:保安射手接到报警,他们准备出发去查看,队长在交代任务,其他人有得在擦枪筒,有的在扛旗帜,周围还有群众围观。

看似完美的艺术化处理,在最终交付时遇到了大麻烦。保安射手们认为没有把他们的地位摆平均,他们不仅拒绝接受,而且上诉至了法庭。随后,这件不起眼的事戏剧化的传遍整个城市,给伦勃朗带来了无休止的嘲笑,画作订单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窘迫,直至终老...

但在他去世 100 多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所有欧洲的艺术大师们,几乎都自称接受了伦勃朗的艺术养分。

鹰潭望古画室

《自画像》 伦勃朗 蚀刻版画

17 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一个画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雇主对画作是否满意。

一个成功的画家,订单满满,这是 36 岁之前的伦勃朗;一个失意的画家,订单寥寥,这是 36 岁之后的伦勃朗。

不过,伦勃朗是一个为了绘画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当他走进画室,经常会连续几个星期对外界不闻不问地完全投入到绘画里,即使在经历最贫苦的生活时,他也是如此。所以他一生留下 600 多幅油画和 2000 多幅素描,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画中,有 100多幅是伦勃朗的自画像。从 16 岁开始至 63 岁生命结束,他以每年两幅的速度画自己,这些自画像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见证了他绘画风格的转变,也纪录了他一生的起伏历程。

27 岁之前的伦勃朗

( 1628 - 1632 )

这个时期的伦勃朗受卡拉瓦乔影响,喜欢运用光线对比的方式营造“奇异”氛围。那时的这个年轻人意气风发,对一切充满希望。

鹰潭望古画室

1628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29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29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30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32 年

27 岁至 34 岁

( 1633 - 1640 )

这个时期的伦勃朗,在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生活也幸福美满,社会地位更是走向人生中的最高峰,这些优越感从服饰上就可以看出。

特别是 1640 年的自画像,他身着 16 世纪风格的服饰,目光凝重,这是他第一次用“伦勃朗”签名油画自画像,充分显示出他在艺术上的自信。

在这 7 年中,伦勃朗的用色更加沉稳收敛,最重要的是眼神的表现,始终带着一种高贵、坚毅和淡定。

鹰潭望古画室

1634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34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37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37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40 年

35 岁至 42 岁

( 1641 - 1648 )

在这期间,伦勃朗的个人生活多次遭遇不幸——妻子和儿子相继去世;作品《夜巡》因不被理解而使绘画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化的阶段。

此时的伦勃朗更加关注世俗生活,自画像相对较少。

鹰潭望古画室

1642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43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45 年

43 岁至 63 岁

( 1649 -1669 )

伦勃朗的晚年生活十分悲惨,甚至房子都被拍卖用来抵债,世态炎凉使他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入,作品中也开始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物心灵的表现,并且笔触更加苍劲。

不过,生活虽然凄苦,伦勃朗的面容依然安静从容,彷佛已看透看淡一切。

鹰潭望古画室

1652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55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59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60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61 年

鹰潭望古画室

1669 年

绘画,在伦勃朗看来如生命般重要,直到离世,他才停下手中的画笔。画中那坚定的目光告诉我们,他从未妥协。

艺术对于他而言,是一面镜子。我想,对于任何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都应是如此吧?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西画室-鹰潭-鹰潭望古画室-艺术,是一面镜子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