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自强 | 知行合一]
2020行至今天已经五月中旬,在突然遭遇疫情的过去四个月里,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爱和被爱,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在过去的日日夜夜里,通过电视和网络我们看见了一个又一个为国家坚守着岗位的英雄。而在镜头之外,那些不为人熟知的“小人物”,仍在看不见的角落,释放着自己的小小能量。
下面就是一条“小人物”的抗“疫”时间轴。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1月8日
难得最是心从容
结束了所有的考试科目,收拾好行李回到了距南昌916公里的河南洛阳,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一新生吴俊督迎来了上大学后的第一个长假。回到家,放一放旅途的疲惫,他很快便“熟悉”了久违的家,久违的环境,久违的人。高考之前,忙碌的生活并没有留给他多少畅想未来的时间,进入大学,又开始了充实的生活,现在正值假期,实为一个不错的机会。悠闲的午后,吴俊督小憩过后便开始回望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再想想自己接下来的安排。在吴俊督看来,提前做好时间规划是个好的习惯。
此时远在安徽淮南的曹阳也已在家里开启了她的寒假时光。曹阳是文法学院大三的学生,同时也是校学生会副主席。对她来说,学校生活是充实且精彩的,随之而来的还有忙碌和疲惫。久违的假期让曹阳多了些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除去每天固定的学习任务,她每天起床看看群里的通知,陪陪家人,遛遛狗,再抽出时间见见许久未见的朋友,聊聊各自的近况。虽是身处寒冬,但颇有些“人闲春意懒,浮生半日闲”的意味。
1月11日
家在江西九江的兰美玲要比以往更加期待今年的寒假,高考已经过去了两年,相伴多年的好友都为各自的梦想奔赴到了全国各地。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多少见面的机会,早在放假前,她们就已经做好了寒假回到九江要一同出游的计划。虽然只是准备去宜春明月山泡温泉,但对于久未见面的她们来说,简单的计划就足以成为令人雀跃的少女心事。
1月20日
这天,网上多了几个“重磅”新闻:
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
中国境内累计确诊病例217例
兰美玲所在的小区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20日正式开始了封闭式管理。出游计划就此搁浅,但面对突发难控的疫情,她非常理解这些措施的出台。遗憾今后可以弥补,在这种紧急关头,听从国家的安排更为重要。每家每户一天只有一张通行证,用于外出采办生活必要物资,无法出门反倒是给了兰美玲更多心无旁骛的学习时间。如果无法像那些逆人群而上的英雄们一样战斗在一线,那就配合国家防控疫情的蔓延。
1月23日
于无常知有情
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一号通告
上午十点,武汉封城。
2月5日
校学生会正式着手下学期的学生工作,包括曹阳在内的所有学生会干部从放假状态调整为工作状态。各部门在家通过网络协同办公,是这一届学生会干部没有碰到过的特殊情况。如何在同学们散布在全国各地时做好校学生会日常工作的开展和调度,这对于曹阳来说是个挑战。所有干部只能尽快适应“云办公”,以此保证校学生会工作能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期间也能正常运行。
2月6日
全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0000人
2月7日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青年勇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攻坚时期,南昌航空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向全体同学们发出“共同抗‘疫’”倡议】
2月7日,我校学生会正式向所有学子发出共同抗“疫”号召。
2月9日
夜暗方显万颗星
疫情蔓延开来,举国上下纷纷响应,一批又一批的抗疫英雄奔赴前线。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吴俊督也主动加入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当地防控组,在卡点负责应急值守、往返人员登记、疫情监测等活动。执勤期间他需要配合好疫情防控卡点的工作,并对往来人员进行抗疫知识的宣传普及。
图为吴俊督在疫情防控卡点处工作
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大家都在家自我隔离,没有了学校的的过多管束,我们便都成了自己的“主宰”。吴俊督觉得这段时间虽然少了在学校里共同学习的氛围,却也给予了他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这是疫情的意外收获。
2月14日
国内疫情形势越发严峻,在疫情防控前线,出现了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的身影。2月14日,学生会总群再次动员大家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而此时,曹阳也已报名参与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疫情以来,安徽淮南市防控人员的大量缺口,让防疫工作举步维艰。曹阳说,自己作为学生干部和预备党员,理应义不容辞地加入社区工作中。
图为曹阳走访完最后几层住户后走出单元门摄下的照片
“往年此时的街道都是人来人往,今年却十分安静, 风中夹杂着雪花的声音都听的很清晰。”
刚开始工作的三天,曹阳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八个小时,挨家挨户地核对住户信息,发放疫情防控承诺书并告知疫情温馨提示。她所在的小区都是高层,仅一栋楼就有100多户。早上七点准时出门开始工作,中午十二点回家吃饭。稍作休息,三点多再继续工作,直到七八点结束一天的工作,踏着路灯下自己的影子回家。她想,只要自己的行为能够带动或者帮助任何一个人,那么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就有了价值。
2月17日
灯明始见一缕尘
校园防疫工作正火如荼地展开,身为班长的吴俊督陆续收到了一些有关思想动态、线上学习、受疫情影响心理等调查问卷,他需要组织大家进行线上填写问卷,并收集反馈。每天最多的工作是有关疫情通知的下达以及日常健康打卡的督促。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组织班里的同学对通知要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做出及时回应。
网络授课的通知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下达,涉及学分,吴俊督更是不敢有所松懈。他需要及时通知同学准点开始通识课选课,收集网课学习问题反馈。起初的网络授课,状况频发。对于吴俊督来说,他要做好在老师和同学之间上传下达的工作。这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而已,更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由点及面,综合考量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思想上更是卯足了劲为学习效果扫清障碍,及时止损。吴俊督认真落实指令到班级里也认真对待同学们给的每一个反馈,将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准确无误地汇报给老师,再将老师的解决办法转达给同学,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十分冗杂,做的时候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
图为吴俊督在处理班级工作
每天几乎都有新的消息要通知,有新的防疫精神要传达。如果在班级群的聊天记录里搜索吴俊督的消息,出现最多的字眼是“@全体成员”以及“收到请回复”。他笑称,“当同学们没有及时回复时,自己就像在群里唱独角戏。同学们害怕看见收到请回复,实际上我也害怕。”
2月24日
兰美玲开始上网课,她在大二时转专业到了测光学院,为了补上自己错过的大一进程,她的课程要比其他同学多出两科。测光学院的课程本就繁杂难懂,兰美玲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网课时间没听懂的课程,就在休息时间加紧攻破。不可否认网络教学存在很多局限性,但是在兰美玲看来,网课的不方便并不能成为松懈学习的借口。相反网课让她有了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懂就看回放,有不懂的知识就即时线上咨询老师.......雨下的再大,阳光总能冲破云层。
解除封城后的街道一角
3月5日
学雷锋纪念日,校学生会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网上主题团课,以此为契机分享抗疫事迹,传承雷锋精神,号召更多同学担当作为,同心战“疫”。
活动期间曹阳接触到了更多“小人物”的抗疫故事,这些故事来自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这些故事不同于电视里报道的大爱大义,它们平凡且质朴。字里行间满载的却是同学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
3月8日
宅家不出门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似乎并不是多大的事,他们总是能很快的适应并坦然接受。网络的四通八达挡不住和外界的沟通交流,乐观的人们就在网络上学做平时没时间的事,比如烹饪。兰美玲就是其中一个,向来被母亲取笑五谷不分的她,在休息时间抱着手机进厨房,跟着网络红人学做各种美味。她虽然失去了户外的乐趣,却练就了一身的厨艺,小蛋糕,烧饼,包子,样样拿手。她提到网络上一句有意思的调侃:“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不出门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3月9日
曹阳的志愿活动持续了大半个月,到三月初基本才结束。每天穿梭在人流间,疲惫和危险共存。可“退缩”这个词从未出现在她的词典,因为被需要,所以她愿意挺身而出。结束抗疫志愿服务后的曹阳慢慢找回自己的时间,大三的她开始利用空闲准备起了考研。每天八点起床,复习功课。因为书籍资料大部分都在学校,她又额外报名参加了一些考研的网课辅助复习。这次疫情是一次挑战,也无疑是一次机会。她相信只要把握得住,来年总能收获硕果。
3月26日
而此时的吴俊督仍在忙碌中,他要对江西专场的“同上一堂战疫课”进行准备工作。历经上一次思政大课,这一次他要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些。阅读文件,发布通知,提醒观看,有条不紊。无法面对面的沟通也让吴俊督摸索出了一套和同学们相处的方式,有时候一天的通知会有很多,他为了尽量避免通知的频繁,都会整合信息,既完成老师的任务,又照顾到同学的诉求。潜移默化当中他也成长了,虽然没有学校里老师同学们直接的相互影响,也造成了一定的缺憾,但中和一下,总有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这也是让自己成长的另一种方式。
4月1日
小区解封。走出家门的兰美玲望着久违的蓝天白云,平日里的习以为常放在此刻,倒是让人心里无端多了些惆怅。自己虽没有像那些优秀的学生一样活跃在志愿服务的一线,惭愧于自己的力所不能及的同时,却也更从心底里敬佩那些同学的勇敢与担当。她坚信当阴霾遮住阳光,总会有人撕开裂缝让阳光透进来。而现在,艳阳高照,万物茂盛。
4月8日
耿耿星河欲曙天
武汉正式解封
满城鲜花的武汉正在苏醒。
时间的巨轮推着我们不断向前,步履不停,日夜不息。初夏的气味已经开始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转眼就要庆祝下个夏天。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那些喊不出名姓的“小人物”,做着载不进史册的点滴,可正是这些点滴的汇聚,构筑五岳向上的祖国。
谨以此文回望镜头之外千千万万的“小人物”。
往期推荐 | 点击即可阅读
党委书记罗嗣海赴扶贫点调研
关于举办“洪都杯——2020 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的通知
南昌航空大学2020年春季开学第二批次学生返校告知书
我校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扩大)暨意识形态、综治与就业工作会议
党委书记罗嗣海调研航空相关专业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宣传部监制
投稿邮箱:nchuxmt@163.com
采访:张艺玲 朱未冉 李梦鑫
文字:李梦鑫 吴梦妍 杨春丽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校对:严家豪 肖琦
编辑:李梦鑫
-
值班编辑:柯漪宁
审制编辑:杨春丽
责任编辑:李言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