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宣传周|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构筑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6-10 23:30:42 文/江瑾瑜 图/高远航

关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20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设立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洪防涝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防地质灾害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防雷电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其他防灾小Tips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值班编辑:应悦

责任编辑:鲍欣璐

审核:曾传晖 陈红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西本科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防灾减灾宣传周|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构筑防灾减灾人民防线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