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萍乡学院哦!
2021年6月是江西省第二个文明宣传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弘扬生态文明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行为,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今天萍小院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条例知识。
《长江保护法》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江的地位十分重要,同样在现代文明中对于环境等自然资源的保护,长江也有着举重若轻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文明的保护和修复,对于现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十分重要。出台长江保护法,从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是现代发展中必要措施。从中国出台长江保护法来守护母亲河可以看出长江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样在长江中也有不少重要的峡口,以推进长江附近流域的经济发展。
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历经三次审议,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
为了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长江保护法》的出台施行将形成保护母亲河的硬约束机制。
作为中国首部流域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打破了之前长江“九龙治水”的局面,同时对于长江生物保护、污水治理、防洪救灾、生态修复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长江保护法,我们不仅仅看到是对长江的保护,也是中国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体现。从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中国正不断重视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生态文明中人类占主导地位,但人类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我们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在面临环境污染,我们也要竭力阻止。
觉得生活当中有一些人非常不自觉,当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他们会做出无法无天的行为,例如乱排放垃圾,或者捕杀一些保护动物等。但如果有了法律的约束,他们就会有所忌惮,他们就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所以用法律来保护长江也是为了约束一些人,让一些人知道他们的行为如果违反了相应的法律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让那些人能过收敛他们的行为,让这些人能够对长江减少一份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化的推进,未来我国粮食消费依然将保持刚性增长趋势。而中科院公布的一项从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每年在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减损降耗和防止粮食浪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少专家认为,以“小切口”方式推动规范与引导粮食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建立反食品浪费的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这就是反食品浪费法的最大意义。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反食品浪费已经有法可依,但更需要每个人在思想认识层面和日常生活习惯入手,以法律为遵循、以美德为指引,刹住大手大脚浪费之风,树立正确的食品消费理念。
防止食品浪费,立法已完成。制止浪费,也不能只停留在法律条文上。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还要靠政府部门、“关键少数”模范带头,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严格遵守,法律条文才能落地,让反对浪费成为深入人心的道德和社会准则,让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食尚”。
节能减排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如中国GDP年均增长一成,五年内就需要节能六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六百二十多万吨、化学需氧量五百七十多万吨。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期,能源供应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取得实质进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预警应急体系和机制得到逐步完善,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塑料污染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塑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普通塑料袋的自然降解时间在200年以上,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资源环境压力,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所以面对塑料污染,萍小院希望大家能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自身做起,积极支持和宣传国家有关环保政策,传播环保理念,争当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二、就餐时不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尽量自带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不使用塑料书皮,倡议自带水杯。生活中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三、在购物、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快递寄送等时候,尽量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推广使用环保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
四、自觉参与做好垃圾分类,尽量做到塑料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提高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焚烧一次性塑料制品,以免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垃圾分类
中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而垃圾分类可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具体作用如下:1、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减轻土地的严重侵蚀,还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一个喝完的易拉罐,大家可以利用它制作笔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2、减少污染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3、变废为宝
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既然垃圾分类如此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分类手中的垃圾呢?
下面萍小院给大家科普下如何分类
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
报纸、纸箱、书本、广告单、塑料瓶、塑料玩具、油桶、酒瓶、玻璃杯、易拉罐、旧铁锅、旧衣服、包、旧玩偶、旧数码产品、旧家电
可回收物投放要求:
1. 轻投轻放
2. 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尽量平整
3. 立体包装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4. 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
废电池(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油漆、消毒剂、荧光灯管、含汞温度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
有害垃圾投放要求:
1. 投放时请注意轻放
2. 易破损的请连带包装或包裹后轻放
3. 如易挥发,请密封后投放
厨余垃圾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
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
厨余垃圾投放要求
1. 厨余垃圾应当提供给专业化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2. 严禁将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地沟油)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
3. 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口
4. 有包装物的厨余垃圾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
其它垃圾
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如建筑垃圾类,生活垃圾类等,一般采取填埋、焚烧、卫生分解等方法,部分还可以使用生物解决,如放蚯蚓等。
其它垃圾主要包括:
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其它垃圾投放要求
1. 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2. 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投入其他垃圾容器内
编辑|朱一鸣
审核|陈国俊
萍乡学院公众号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