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在我校举办

江苏师范大学,艺考

江苏师范大学

2020-6-06 02:56:21 文/卢蓉蓉 图/龚智宇

关注

-----

江苏师范大学

-----

11月29日-12月1日,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在我校举办。来自省内外高校的100余名硕士生齐聚我校,同台竞技,共同研究基础教育发展新态势,探索基础教育教学新方法,求解基础教育改革新路径。

开幕式

11月29日下午,大赛开幕式在我校分析测试中心100A报告厅举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国春,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邵泽斌出席开幕式,大赛评委与专家代表,各参赛学校的参赛选手、师生代表,以及赛事组织人员等参加开幕式。

江苏师范大学

蔡国春副校长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致辞,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专家代表和参赛师生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和我校教育硕士培养情况。他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教育硕士培养是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举措。江苏师大依托深厚的教师教育底蕴和教育学科基础,充分利用江苏省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长期致力于培养教研兼长的临床专家型卓越教师,在教育硕士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江苏省教育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大赛是全面提升我省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入推进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高水平硕士研究生具有积极作用。江苏师大承办此次赛事,将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为提升我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师范大学

开幕式上,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戴加成,我校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张梦雨同学分别代表专家评委和参赛选手发言,对大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表示将严格遵守大赛纪律和比赛规则,公正裁评、认真比赛,比出风格、赛出水平。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邵泽斌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讲话,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大赛顺利举办辛苦付出的大赛组织与服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教育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大赛是省学位办贯彻落实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全面提升我省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方协力将大赛办好,办出高水平,同时也希望以大赛为依托,进一步深化江苏省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江苏省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助推江苏省教育强省建设。

江苏师范大学

大赛进行-微教学比赛

微教学比赛重在考察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此外,研究生的教学语言和教学仪表也占着举足轻重的比例。研究生们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现场进行15分钟的汇报,并提交手写的纸质教学设计文稿。在这15分钟里,参赛选手充分展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精彩纷呈,亮点频出。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大赛进行-微课题比赛

微课题比赛考察参赛选手对教育问题的诊断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提供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合理性。主要围绕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研究。

选手经过前期准备提交5000-10000字微课题研究报告,并在现场进行10分钟PPT展示,评委现场提问1—2个问题,互动式交流使评委更清晰地了解选手的思路与反应能力,选手也可以现场加以反思和弥补,将研究报告呈现得更加细致精彩。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闭幕式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12月1日上午九时,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为期三天的比赛正式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我校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的陆天岳同学、小学教育专业赵芯艺、张士斌同学获得特等奖;樊良娣、侍文静、沈灿灿同学获得一等奖,刘月芳、王靖懿、代建军、滕春惠、丁生军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以3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以及优秀的赛事组织受到省教育厅、教指委领导,以及参赛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大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我校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江苏师范大学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斌贤出席闭幕式并讲话。典礼上,特等奖获得者江苏师范大学陆天岳、南京师范大学项佳敏同学进行了微教学和微课题的现场展示,南菁中学戴加成副校长、镇江一中王瑞楠副校长分别就微教学和微课题竞赛情况和展示情况进行了点评,蔡国春副校长、张斌贤秘书长、邵泽斌秘书长等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师生颁发了证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他们有话说

江苏师范大学 陆天岳学科教学(地理)专业

中学文科组特等奖获得者

江苏师范大学

这次比赛我准备了两个多月时间,和老师们一起修改论文,反复打磨,到比赛前才最终定稿并做成PPT。这次比赛组织得井然有序,由于在本校比赛,所以我心理上也有一定优势,但是我也看到了同场竞技的其他同学实力非常强,这次能获得特等奖我非常开心,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将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江苏师范大学

南通大学 郭勇 小学教育专业

学前小教综合组 特等奖获得者

江苏师范大学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一步步稳扎稳打,10月中旬参加校内比赛,10月末选择课题,11月初正式确定课题和方向并着手打磨。通过这次比赛,我自己有很大提升,也发现自己以前对教学的认知比较浅显。在比赛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好的案例,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在微课题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自己在这次比赛当中的表现其实还有提升空间,在教学设计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江苏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范书宁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

中学理科组 一等奖获得者

江苏师范大学

参加这次比赛我觉得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为此我准备了将近两个月,最大的收获是增长了见识,结识了很多优秀同学,他们的能力和态度都令我钦佩。虽然赛前很紧张,但是参赛的教室里氛围特别和谐,我一下就放松下来了。这也给了我积极的影响。我非常享受这种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的感觉。我对自己的表现整体比较满意。

江苏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李乾学科教学(历史)专业

中学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江苏师范大学

我本科阶段没有参加过教学创新能力大赛,现在马上要毕业了,希望能在学生时代参加这个比赛来弥补自己的遗憾。这场比赛我感觉自己是正常发挥,真正比赛和平常练习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不管结果如何,过程非常充实,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经历。

江苏师范大学

评委 陈维

生物专业 首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

江苏师范大学

我觉得所有的选手都准备得十分充分,能够看出他们赛前查阅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的功课,对比赛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参考的文献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并且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学们文本规范、语言流畅、体态自然,充分展现出了良好风貌和个人能力。

江苏师范大学

志愿者 江苏师范大学卜丽荣

江苏师范大学

我自己主动报名参加了这次参加志愿活动,因为机会十分难得,我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参与了活动的组织,从选手对接到会场布置,从赛中服务到结果统计,顺畅的流程背后是默默无闻的付出。参赛选手们都非常有实力,我在赛事服务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启发,比如在工作方面如何统筹协调、细致服务,在专业方面如何设计教学、做好课题,我感觉自己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将薪火传递

让青春的身影为百年大计再续新章

微教学,微课题,见微知著

让年轻梦想撑起百年大计

江苏师范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 | 王本贤 刘洁

执编 | 姜钰雯

文案 | 郑晓坡 董贝加 刘云丹 姜霞

采访 | 黎文芳 潘千惠 林子艺 罗小亮

范梦清 贾星雨 姜霞 刘云丹 陈玲

排版 | 王艳 林柯澄

图片 | 郑晓坡 赵悦 李梓瑄 李丹 李孟 李幸妍

陈青清伏城业 武文雪 钟瑶晓越 姚明慧 刘雨

江苏师范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江苏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江苏师范大学-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在我校举办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