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暑期实践活动简报第一辑

关注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四清一绿”暑假社会实践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7月4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书店进行查找资料,该资料不仅仅是关于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原则,更包括一些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希望通过对此的学习以推动实践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午,团队成员通过网上搜索,对宣传调查地区进行一定的了解,并针对不同年龄、身份的人采访的问题进行讨论。7月5日,团队进行组内分工,一组根据想要考察与研究的出发点,设计相呼应的调查问卷,以进行后期的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另一组则通过搜集素材设计宣传单。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第一站:7月6日,团队成员前往姑苏区苏锦一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两人一组队员来到垃圾集中回收处观察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记录,三人一组礼貌地向居民介绍我们的实践内容,并进行问卷调查与**,如遇到错误的分类方法,则征得同意的情况下,进一步宣传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第二站:7月16日,团队成员来到吴中区苏香名园,对前往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从而切实地了解到该小区垃圾分类的情况与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看法与建议。

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吴中区的街道两旁更换了新的垃圾桶,清晰的标识提醒着投放垃圾的人。而苏香名园小区的垃圾桶设置较为完善,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较强,只是对于极个别的物品不知该如何分类。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此次苏州地区垃圾分类情况调查,我们实践团队发起了线上调研,调研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在这些天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与他人交流、设计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且,本次实践活动紧扣了“垃圾分类”的主题,宣传了正确处理垃圾分类的方法。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州市政府“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有效节约资源,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其工程应用暑期社会实践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团队致力于对苏州市建筑垃圾的现状分析和再利用情况的调研,从拆除建筑垃圾的,建筑垃圾的清运,建筑垃圾的处理流程和工艺,到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道路桥梁等建筑工程上的应用。本团队走访多个工程和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建筑垃圾的产生再生以及再利用。旨在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实现建筑材料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循环利用。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7月23日,土木工程系苏州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和再利用情况调查实践团队齐聚第二教学楼,通过文献和论文查阅,团队了解到近年来苏州市建筑垃圾的产量和排放情况,但是目前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体系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尚未建立关于建筑垃圾的准确统计数据。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7月25日,土木工程系苏州市建筑垃圾现在分析和再利用情况调研团队前往吴中区花苑路改造工程实地调查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实际情况。

我们也通过采访多项道路重修改建工程的负责人,了解到更多建筑垃圾在道路上的应用状况。而且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不仅仅可以用于这种公路的改建,由建筑垃圾再生的各种砖头在一些广场、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7月27日,土木工程系苏州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暑期社会团队前往苏州市房屋拆迁地点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与拆迁现场负责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不同房屋结构拆下来的建筑垃圾的种类,并且我们根据搜集到的数据整理出了图表。这些建筑垃圾在拆下来之后就会被及时处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都是有政府规定的去向的。施工负责人也表示苏州市现行的建筑垃圾管理正在朝着资源化利用方向,再生利用体系也会越来越健全。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7月30日,土木工程系苏州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其工程应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齐聚第二教学楼。

通过对昨日搜集到的资料文献和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整理出了国内一些省市现在的建筑垃圾在工程中的利用情况。另外,我们也从国际局势角度,通过大量文献调查我们了解到国外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建筑垃圾的排放情况和现实的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情况和对比国内建筑垃圾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从政策、现有技术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严谨性的建议和提议。本次调查研究内容基本完成。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赴江苏多地调研秸秆处理现状并研究其实用价值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6月20日至7月24日,社会实践团成员前期查阅许多文献了解现阶段秸秆的产生、利用、收集、储存情况以及这次实践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后,我们开始了调查实践活动,地点为苏州、南通和徐州等地。了解当地秸秆回收利用情况,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们实践的讨论中,以得到等丰富的信息支持。苏州秸秆利用已达95%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比例在78%以上,其他剩余秸秆大多以燃烧发电处理。少部分用于制造环保材料。徐州农村地区分布广,秸秆再利用率相对较低,31%的秸秆作为饲料;45%的秸秆用于生活能源;仍有10-15%的秸秆被焚烧处理,作为环保材料的秸秆只占到2.9%。秸秆利用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6月20日至7月24日,社会实践团成员前期查阅许多文献了解现阶段秸秆的产生、利用、收集、储存情况以及这次实践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后,我们开始了调查实践活动,地点为苏州、南通和徐州等地。了解当地秸秆回收利用情况,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们实践的讨论中,以得到等丰富的信息支持。苏州秸秆利用已达95%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比例在78%以上,其他剩余秸秆大多以燃烧发电处理。少部分用于制造环保材料。徐州农村地区分布广,秸秆再利用率相对较低,31%的秸秆作为饲料;45%的秸秆用于生活能源;仍有10-15%的秸秆被焚烧处理,作为环保材料的秸秆只占到2.9%。秸秆利用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七月中旬,实践团队在陈登老师的指导带队下,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对秸秆利用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陈登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研究实验室,并介绍了该工作的具体流程、基础设施和成型产品。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秸秆墙体材料是以来源广泛的农作废料秸秆为原材料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材料,由于原材料的可再生利用、不污染环境、价格低廉等方面,可视为未来建筑领域不可多得的瑰宝。

在此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全程陪同下,通过对秸秆粉煤灰墙材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对比多种秸秆及其掺量,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暑假社会实践,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型秸秆墙材的研究意义,有利于农作废料的综合利用、节约土地、降低能耗,更锻炼了组员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大胆创新能力,为再塑苏州“山青水秀,稻谷飘香,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而出一份力。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探寻苏绣品牌建设与发展暑期社会实践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在确定好我们暑期实践的专题后,我们团队运用网络探索了解现在苏绣的发展状况与品牌建设,并将团队分为两个小组对“苏绣品牌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与参观实习。其中,第一小组盛楠、王磊、郑桐铃赴苏州刺绣博物馆及环秀山庄进行参观学习;第二小组姚慧、李雯、陈伟杰负责查阅苏绣历史发展与苏绣品牌建设的文献资料。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下午两点,我们团队在校门口集合,一同乘坐公车到苏绣博物馆。到馆与买票后,我们的“苏绣之旅”正式开始了。

苏州刺绣博物馆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74号,占地一亩半,分大门、仪门、飨堂三进。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展出大厅高度概括了漫长的苏绣艺术史,从展出的共200多件作品中,我们参观者领略苏绣艺术的演变过程及其高超技艺与文化魅力。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在馆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让我们团队十分赞叹与感慨,“苏绣不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形象,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现着民族精神。”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离开馆内,我们来到环秀山庄。环秀山庄不仅仅是一座以假山为主的古典园林,同时它也是现代苏绣刺绣研究所的坐落之处。

苏绣艺术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使之成为苏州文化古城的城市名片。苏州刺绣研究所因其凝聚了苏绣艺术的核心和精华,成为当代苏绣艺苑中的领军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地位。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与发扬苏绣的优秀传统,培养技艺人才。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苏绣的发展传承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力量,我们当代青年也要肩负起对苏绣艺术传承的责任,在苏绣艺术的匠心精神得以传承与发展。而苏绣品牌的建设,要在苏绣人才上专心培养,要在苏绣材料使用、绣品设计上不断创新,还要探索新型的手工艺应用技术等等。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国情社情观察团暑期社会实践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近期,我院18级外语系四名学生于暑期赴苏州市和连云港市,开展了名为“访共和国同龄人,谈其经历与感受”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采访建国七十周年同龄人的看法与感受。团队成员分成两个小组,开展为期一周左右的实地调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根处,选取来自不同职业和身份背景的老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加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勘察社情民意。调查过程发现,每位老人都对社会的巨大发展感到欣喜和满足。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此次社会活动在锻炼成员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大学生积极贴近社会生活并深刻感知共和国发展给国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70年的江苏记忆”暑期实践团队进行时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70年的江苏记忆”暑期实践队通过选取江苏省内数座城市进行调查走访,采取旧照新拍形式记录江苏的70年前后社会和民生的历史人文变化,用大图集形式记录下江苏70年的记忆。展现江苏城市70年来变迁史同时引起大学生对历史成就的共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使学生增强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2019年7月18日,“70”年的江苏记忆暑期实践团队正式启程,涉及江苏的城市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泰州、南京、徐州、连云港、宿迁十个城市。在七月份实践团主要寻访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南京六个城市。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首站,苏州。实践团走访了苏州地方志,苏州图书馆,苏州革命博物馆寻找了苏州70年前的老照片,探寻苏州底蕴。根据老照片实践团分批去往苏州北寺塔,观前街,盘门三景,南门大桥等一些具有地标性的城市建筑地点拍照,记录苏州如今的面貌。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在苏州的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有幸获得了全国知名的收藏家谭金土老师的帮助。在山塘街的一方“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里,老师对搜集老照片,选取老照片的方向给予了莫大的指引性帮助,在交流中老师的娓娓而谈也让实践团对吴文化有了更深的体悟。干将路的发展,观前街,苏嘉铁路等地的历史变化,实践团队对苏州历史人文的变化有了更深的解读,透过老照片触摸老苏州发展的故事,让实践团对于接下来的暑期工作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而非单纯为了暑期实践而实践。谭老师在与实践团交流中也表示“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在几座城市的踩点打卡拍照中,我们在无锡这座城市适逢无锡市图书馆以展板形式展出了无锡市的数张陈年留影,并且馆藏内有《城市年轮》、《无锡旧影》等老相片影集。给小组成员的资料收集工作带来了不少的益处。团队成员随即前往了伯渎桥,胜利门,亭子桥等地进行进一步的资料,相片收集。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寻找无锡吊桥湾居民区的时候,实践队有幸在旧址寻访到了当地居民老爷爷,已在这里生活了79年。据他所述这70年来,城市建设早已将吊桥湾大改,几近没了昔日的影子,吊桥湾前边原本是护城河的地方也被后来因为历史的发展改为了防空洞。城门也只剩唐代建筑南禅寺那边堪堪保留着一点痕迹。实践队走出吊桥湾旧址印入眼前的都是大马路与高楼大厦,而此相对的我们搜寻的另个无锡地点伯渎桥那边倒是因为那一片划入了景区,保护较为完整。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与其他城市大为不同的是常州。在这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经济发达的常州,实践队在这里的收获甚微,虽其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但其70年之前的老照片却是很难寻得,哪怕难得搜集到一张70年前的老照片但其旧址也是非常难以确定。常州入目新新繁荣之态,其历史人文变化的痕迹难以捕捉。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实践队在七月先前后用脚丈量了小半个江苏,也进一步了解了江苏城市的历史人文变化。同时在八月实践队将对余下城市继续进行走访。在九月份开学之初,实践队将利用手中的新旧照片在学校办次展览,带着在校学子一起追忆江苏70年变化,弥补技术短板,我辈青年,定将追随他们的脚步,为国奋斗。

时光,不再是少年锦时。每座城市历尽千帆再回首仍值得细细咀嚼,反复品味,用最美的回首来纪念祖国七十华诞。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排版:陈伟杰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温馨提示:在浏览“天平暑期实践活动简报第一辑”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江苏本科院校-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天平暑期实践活动简报第一辑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