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辉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奋进新征程
牢记使命,献身奋斗
在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
有三位优秀党员分享了
三段不懈奋斗的先进事迹
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01
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中彰显工作成效
——理学院教师张军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
他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
和对党务工作的积极热爱
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
勤于实践,善于创新
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中
彰显出显著的工作成效
2015年,张军开始任理学院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支部委员。在此期间,所在支部成功申请获批了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首批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点。在担任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期间,他负责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
1.认真探索,致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形成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提出“深根党建”基层支部工作法
荣获2018-2019年度
南京理工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
并入选江苏省教育工委
“高校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2019-2021)
三年行动计划观测点”(全省仅20个)
2.党员先行,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实践
“支部组织,书记负责,党员先行,团队协作”
建立“一个都不能少”工作站
课程学业“一个都不能少”
升学就业“一个都不能少”
争先创优“一个都不能少”
身心健康“一个都不能少”
实施“课程导师+学业导师+创新导师+心理导师”
四位一体的大思政本科生导师体系
实现了从入学到就业升学、理论到创新
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思政教育
四
位
一
体
2019年实施学业导师制
2020年被学校作为本科生导师制
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施
2019年,该支部学业导师见面交流会也因此荣获了2018-2019年度南京理工大学最佳党日活动。
3.以身作则,发挥“双带头人”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
张军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
认真探索与积极实践
作为一名理学院教授
张军在本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同样勇于开拓和矢志创新
2020年3月,作为项目组成员,张军先后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京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授课教师等荣誉。
除此之外,他作为主要负责人,申报获批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一流本科专业。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得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并在学生创新实践指导中表现突出。
在支部委员会的组织和带领下,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所属党员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教学团队、高层次科研项目以及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等方面都获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某些方面还取得了重要突破。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将继续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做好党支部的“领头羊”,做好学生的“大先生”,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02
将理想融入国家需要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博士生范瑶
2011年考入南理工
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7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
……
和“南理工”的十年青春故事
亦是范瑶自己不断“攀登”的经历
1.深入科研难点,引领国内显微成像创新技术
博士就读期间,范瑶致力于智能计算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无标记、三维定量、多模态等新型显微成像技术,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无标记活细胞成像领域。
由她首次推导的非对称部分相干定量相位成像的最优照明方案,突破了显微成像分辨率限制以及无法获得各向同性分辨率的问题,实现了活细胞实时动态的高分辨率三维定量成像,为揭示细胞的生理指标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的范瑶,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篇;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EI论文6篇),引起了多位国际同行的关注。多项研究成果的突破使她获得了光学领域的学生最高奖“王大珩光学奖”。
2.投身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进步
作为一名党员和科研工作者,范瑶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献身于国家科技强国建设,让我国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科研上,范瑶提出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创新技术,参与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重点项目,历经五年设计研发世界上首台非干涉定量相位成像显微镜,相关技术获得领域内著名学者的积极评价。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
众多的奖项
见证了她在科研上的突破
书写着她在南理工的成长
3.树立教育理想,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
在范瑶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敢于担当、有远大理想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是范瑶向这个理想迈出的第一步。
几年来,范瑶努力做好“传帮带”,树立榜样、积极引导,不断朝着这个理想迈进。
博士就读期间,她担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分会主席,积极组织多项学术活动,促进科研指导和交流。她邀请多位国内外教授举办学术报告,组织国内外高校访问活动,为学生提供科研教育与分享平台。
同时,她积极组织参加多项教育科普活动,走进中学进行科技前沿分享,为青少年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
“江苏省三好学生”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奖章”
南京理工大学“五四奖章”
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院长奖章”
事迹获“70年南京女性璀璨印记”专题报道
……
每一次的努力和积累
都镌刻在荣誉和奖章上
范瑶用行动诠释了“献身”和使命的意义
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我将传承“献身”为核心的军工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03
强基固垒打造一流党建
——机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党支部
在南理工众多的基层党支部中
机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党支部
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出色
成为了学校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
1.强基固堡垒,打造一流党建工作
在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的过程中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以及特色活动
“联系领导院内党课+支部书记支部党课
+普通党员微党课”
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
特色党日活动获
江苏省高校2019年度“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支部获评
“江苏省高校优质党支部”以及校级“样板支部”
强基筑堡,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忠于党、忠于祖国、献身国防科技事业”
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抹亮色
2.为国铸利器,推动火炮技术发展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
火炮工程系党支部不断发挥
党建工作方向引领
精神塑造、服务保障的重要作用
以“强大祖国、繁荣国防”为使命担当
时刻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聚焦主攻方向、优化创新结构
……
支部委员和党员骨干积极投身理论基础研究和科研项目攻关,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在火炮总体、现代火炮总体设计理论、多功能火炮武器系统关键技术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凌晨2点半起床从兵站出发
4小时山路前往发射阵地
日出前完成射击准备
……
支部同志在一线国防科研中
把一切看似不可能努力变成可能
3.为党育英才,培养火炮专长综合人才
“特色党建+课程思政+专业培养”
火炮工程系党支部通过
树立先进标杆,争创典型示范
创造性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支部委员会还充分发挥
系部教师的育人特长
形成了上下一体的
“定期化、高层次、大范围、多形式”教育机制
结合火炮专业特色落实“课程思政”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党支部鼓励教师突破传统唯论文、唯成绩论的研究生评价标准,结合专业特色,让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直接参与到型号武器的研制当中。
支部教师党员指导的研究生缪伟、孙佳、田灵飞等博士生,均以研究生身份担任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武器项目的主任设计师。
近3年来
火炮工程系向国防科研单位
输送人才1000余人
不忘火炮支部使命
不断实践为党育英才的使命
4.为校培良师,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以优秀党员、省教学名师张相炎教授为主
打造名师示范、师风传承
培养青年骨干人才的主阵地
“名师引领、党员主体、梯队合理”
培养出了一批以国家“卓青”、“333工程”
“六大人才高峰”等为代表的优秀党员青年骨干
为学科与专业建设,科研与人才培养
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为奋斗在国防科研一线的教师们,我们支部将坚守为党育英才的初心,践行为国铸利器的使命,靠奋斗和实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服务国家需求!
一路走来,筚路蓝缕
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始终牢记
“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誓言
弘扬献身精神,砥砺为国奋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贡献力量!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研究会
来源丨综合
编辑丨陈卓婧童畅
责编丨吴亲亲
审核丨卢晓云
“点赞”+“在看”+“分享”,
向优秀共产党员们学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